房屋安全突发事故紧急鉴定。由于地震、火灾、煤气爆炸、受外力影响等造成的房屋破坏需要鉴定人员**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判断出房屋严重受损的程度,并且结合相应的检测项目综合考虑该房屋是否为危房。此类型鉴定需要准备工作做得充分,能够随时进驻现场,有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案和补救措施。
砖砌体是古老的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而且造价低、取材方便、性能良好,因此在我国被广泛应用,是传统的主导墙体材料。我国正处于发展时期,许多上世纪遗留下的砖混结构建筑物都已年代久远,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耐久性及抗震性能等,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严重隐患。
抗震加固设计原则
①**采用增强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方案;
②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如框架结构经加固后宜尽量消除强梁弱柱不利于抗震的受力状态);
③加固或新增构件的布置宜使加固后结构质量和刚度分布较均匀、对称;
④加强抗震薄弱部位的抗震构造措施;
⑤新增构件和原有构件之间应有可靠连接;
⑥新增的抗震墙、柱等竖向构件应有可靠的基础;
⑦女儿墙等易倒塌伤人的非结构构件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宜拆除或拆矮。
房屋抗震检测流程大致是以下几点:
1、收集房屋的地质勘察报告、竣工图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
2、检查和记录房屋基础、结构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3、调查分析房屋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复核房屋抗震承载力。
4、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房屋检测项目需要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
5、房屋应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可以采取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抗震能力分析。
6、现有房屋整体抗震能力的评定。不符合抗震基本要求的房屋,按有关技术提出抗震加固措施。
我们对房地产行业质量鉴定分为五个部分:建筑、结构、水、暖、电。对房屋质量鉴定有三个标准,即可靠性、耐久性、适用性。可靠性是指房屋在目前条件下是否安全可靠;耐久性是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安全可靠;适用性则是指,在满足了前两个条件的基础上是否适于人的居住。
现场对损坏构件进行有目的的检测,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倾斜率、挠度、裂缝(宽、长、深)及砌体、钢筋混凝土、砂浆、砖的强度。对于一般检测工具还不足以确定其强度的,应另委托专业试验机构对重要部位的构件进行采样试验。房屋检测机构有选择地对损坏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进行复算; 将检测和复算的资料分析整理汇列成文字图表,出具检测结果。对初始调查、现场查勘、检测验算获得的全部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对照所颁布的房屋完损等级标准,确定房屋的损坏等级。如果定为危险房屋,则须对照部颁《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判定危险范围。
《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 [1]根据构件烧灼损伤、变形、开裂程度将火损构件初步鉴定评级分为四类:Ⅱa级、Ⅱb级、Ⅲ级、Ⅳ级。含义及特征如下:
Ⅱa级:轻微或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未受或仅受轻微影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Ⅱb级:轻度烧灼,未对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产生影响,尚不影响结构安全,应采取提高耐久性或局部处理和外观修复措施。
Ⅲ级:中度烧灼尚未破坏,显着影响结构材料或结构性能,明显变形或开裂,对结构安全或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
Ⅳ级:破坏,火灾中或火灾后结构倒塌或构件塌落;结构严重烧灼损坏、变形损坏或开裂损坏,结构承载能力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危及结构安全,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支护、彻底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
房屋质量安全检测,就是对房屋建筑的进行危险隐患的排除,对房屋进行安全管理、房产价值评估、安全排查、**人民群众的正常居住并延长房屋的使用年限、房屋灾后加固、房屋装修改造纠纷界定等方面发挥着**的作用
房屋安全性检测是指通过调查、现场检测、结构分析验算、对房屋安全性进行鉴定,主要适用于已发现安全隐患、危险迹象或其他需要评定安全性等级的房屋。
1.地表的整体塌陷
2.地层的倾斜
3.因曲率导致地表转化为曲面。
4.地层发生水平变形
房屋质量安全分为四个等级
房屋安全鉴定指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通过查勘、检测和验算等手段,对既有房屋结构当前的完损和使用状况、抗震能力与危险程度,做出科学的鉴别、评定的技术性管理工作。房屋安全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近年来房屋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给人们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房屋安全鉴定工作迫在眉睫。随着**和社会对既有房屋的安全及寿命情况的日益关注,房屋安全鉴定工作在危险房屋管理、房屋安全排查,特别是生命线工程、学校建筑等、灾后加固、房产价值评估、房屋装修改造纠纷界定等众多领域愈发体现出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在砌体承重的结构体系中,对旧建筑的加层、改建、加固、可靠度鉴定以及工程事故分析,都需获得砌体的真实强度。
砌体的强度检测方法有哪些:
1 、抽样检测法
主要包括切割法与取芯法,切割法切割的试件宠大,搬运过程中扰动大,造成试验结果的离散性大,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只限于庞大砌体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及对其它方法的校准。取芯法是对芯样作抗压和抗剪试验,对砌体扰动也很大,其试验结果不太一致。
2 、原位检测法
主要包括:扁**法、原位轴压法和原位剪切法。扁**法是采用扁式液压测力器装入开挖的砌体灰缝中进行砌体强度的原位检测方法,它较好地克服了取样法的不足,但设备复杂,允许的极限应变较小,测定砌体的极限强度受到限制。
原位轴压法是对扁**法的改进,测定砌体的极限抗压强度,推算其标准抗压强度,缺点是设备较沉重,使用不便,原位剪切法是在墙体上直接测试砌体通缝的抗剪强度,由于对测试部位有限制,使其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3 、动测综合法
动测综合法是振动反演理论在工程上的应用。在脉动、起振机共振、自由释放或冲击等激振方式的作用下,通过测量砌体结构的频率和振型等参数,根据系统识别理论得到层间刚度,推算出各层砌体轴心抗压强度,不仅能得到砌体的强度,鉴定房屋的质量,便于对房屋进行安全性评定,随着检测仪器技术的改进,算法的优选,结果的精度不断提高,很有发展前途。
4 、微观结构法
声、波、射线等在材料中传播时,会因材料的微观结构的判别而不同,由此可推断出材料的强度。在砌体房屋检测的方法有应力波法和超声波法。应力波法测低强和高强砂浆砌体时,精度不高,超声波法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测试结果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
5、 回弹法
采用回弹仪检测结构或构件砼抗压强度是以测区为基本单元来进行的,即在结构或构件上划分若干个测区,每个测区分布16个测点,测完一个测区再测另一个测区,在结构或构件上有序地进行回弹检测。
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混凝土强度的推定:
1、从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较大值和3个较小值,然后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平均。
2、如回弹非水平方向且非构件测面时,应先进行角度较正,较正后的回弹值再进行浇注面较正。
3、根据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和较正后的回弹值查出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