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标律师事务所
(1)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继承法》,林地可以直接继承(因为树林成长周期长)。
(2)“荒山、荒沟、荒丘、荒滩” 招标、**、公开协商等通过公开方式获取的承包经营权,秉承“合法收益可以继承”的立法意图和目的,这些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在承包合同期内可继承。
(3)自留地、口粮田、**性菜园田不能继承。这类用地是村集体对农户家庭基本生活的**用地,当农户家庭不存在的时候,这部分应该交回集体。但根据收益可继承的原则,这些土地使用的当期收益可以由继承人合法继承。
(4)对于耕地和草地承包权的继承,只能继承承包地收益,承包经营权不能继承。
如何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村民**、乡镇人民**等组织进行调解。和解、调节不成或不愿和解、调解的,可以向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当事人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另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并书面通知仲裁机构。但另一方当事人接受仲裁管辖后又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并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另外,根据较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条规定,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的(一)承包合同纠纷;(二)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三)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四)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五)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如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如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只能用于农业用途。按相关法律规定,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详见《土地管理法》四十四条。集体建设用地分为三大类: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土地管理法》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主要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等。
1、物权法:承包经营权是财产权,而不是债权《物权法》赋予了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是农民的合法财产。法律所规定的“承包收益”,也就是说因使用承包地进行劳作而产出或即将产出的收益。
2、只有农户消亡,才会有继承问题,家庭成员变化不涉及继承《宪法》规定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农户与所在村集体依法设立承包合同,所承包土地归农民家庭合法经营,农户是承包地的承包方。怎么理解呢?承包地的用益物权归属于承包方,也就是农户,而非单个农户家庭成员中的个人。所以,不管农户家庭内部成员个数如何变化,都不会出现继承问题。只有承包方消亡,即农户家庭所有成员死亡,家庭注销才涉及到继承问题。其中,农户家庭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视为农户消亡。
土地租赁是某一土地的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在一定时期内相分离,土地使用者在使用土地期间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租金,期满后,土地使用者归还土地的一种经济活动。 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国土地租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国有土地租赁;一是土地使用权出租。国有土地租赁和土地使用权出租都是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
《*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较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十三条规定,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合同无效。但发包方无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态的除外。
《农村土地承包法》31条 “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50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公开协商等方式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可见,法律对是否允许继承人继续承包,是以承包土地的不同而作出的不同规定的,除林地外的家庭承包当中,承包经营不发生继承问题。也就是说,农村承包地不能继承,但两种情况除外,林权可以,以其它方式承包的也可以,就是家庭方式承包的不可以继承。
-/gbaad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