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服务器
1 所有服务器操作系统均为Windows Server 2008 64位;
2 所有磁盘格式采用NTFS;
3 缓存盘:包括照片、地理位置缓存文件、道路等级缓存文件;
4 备份盘:包括近期备份的元数据、每天备份的历史数据文件;
5 以上数据,按照定位30秒一数据,一天运行12小时计算,新能源车辆,按照CAN数据,默认为10个CANID,30个参数,一天运行12小时计算。
1.为什么部标平台的开发周期长?
1.首先对于交通部部标标准文档的阅读、理解和消化需要很长时间,你面对的是冷冰冰的交通部信息中心颁发的GB/T 35658-2017、808、809协议文档,面对文字的歧义,这个消化、曲解、走弯路的时间成本,伴随在整个软件开发周期当中,一直到你进京赶考,进行部标检测,较终过检。所以这个时间是无法估计的,理解完毕,将理解的文档转化成开发团队必须要完成的功能用例,中间的误差较大,这也是很多开发者*自信、乐观冒进的原因。
你必须需要阅读和理解的协议文档有四份:GB/T 35658-2017文档、808协议文档、809协议文档、GB19056文档。参见交通部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部标JTT808、809、GB/T 35658-2017标准大全
2.对于标准的严酷性准备不足,正常自己公司开发一个系统,功能标准是自己的写的,差不多,八九不离十就行了。很多开发者用这种习惯开发部标平台,很多功能看似都是八九不离十,结果到最后,结局就是通不过。在检测中心,检测人员进行检测主要是依靠检测工具和检测用例文档,特别是测试用例文档,比自己公司测试部门写的黑盒测试用例都写的细致和充分,可惜你看不到这个文档,开发人员就像一个瞎子不断的拿着自己脑袋硬碰才找到门在那里。
3.联调难度大
考不容易开发出来一个东西,需要测试,从客户端到服务器再到gps终端这样一个双向联调测试,服务器有服务器的问题,客户端有客户端的问题,网络通讯有网络通讯的问题,合在在一起联调,就像一群坏孩子集中在一个班里,乱成一锅粥了。由于互相影响,耽误的时间都是叠加在一起的,而不是并行开发所能解决的了得。
4.前面问题,是部标平台开发不同于常规的信息化软件开发之处,这些不同之处加大或者恶化了计划失真的问题,就是无知者无畏,*乐观、轻视、冒进、准备不足,反而更*拖延整个开发交付的周期。我增经见过一个较激进的部标监控平台的开发计划,整个平台计划50多天完成,设计一周时间,部标808gps服务器一个月完成,web客户端20多天就要完成,809运管平台接入10多天就完成,留给测试的时间就5天。当时我就**了。估计是**根据市场情况强加的,这简直是要人命的。项目经理很据**或自己的意志写项目计划,反正计划归计划,让写几天就写几天吧,到时间完不成,就继续延期呗,难不成还开除不成?
5.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刻舟求剑的静态思维往往低估软件项目开发的复杂性,待到项目开发周期**出原来的乐观估计的时候,往往温水煮青蛙,原来的3个月变成6个月,6个月变成年底,年底变成过完春节,这个时候进退两难,停止开发又难以交代,继续开发,还要继续投入成本。企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开发一款软件产品,而是要用这款软件产品进行运营或者做某种业务,但是往往软件还没开发完,已经元气大伤,后面的事情就不用说了,就算开发出来,十几个月都过去了,黄花菜都凉了。
部标过检准备工作
一、过检前准备
1、准备一台服务器并托管在IDC机房,带宽在过检期间较hao申请为*享30M-50M,电信或联通机房均可
2、安装WINDOWS 2008 SERVER 64位操作系统
3、开启远程桌面
二、需要提供的资料
1、公司名称、详细地址、法人代表名称及联系电话、公司座机、传真号码
2、机房详细地址
3、要过检的平台名称
北斗部标做交通部794认证808认证1077标准1078标准
随着北斗民用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载设备厂商推出了北斗定位终端,很多的解决方案都打出北斗的概念,比如很多终端不再叫Gps终端,而是叫北斗部标终端一体机,位置平台也不再叫GPs平台,而北斗定位平台之类的。别逗了,北斗定位系统和应用平台八杆子挨不着。一些位置平台开发者看到这些概念*蒙圈,总是在问一些重复性的低端的问题,比如我的北斗部标终端能不能接入你的符合jt/t 808gps服务器。这些问题如果换到手机上就好理解了,比如你是个移动端应用或游戏开发者,你会关心手机用的是联通手机或者电信、移动手机吗? 你会问,我的联通手机能不能玩你的游戏软件啊?
首先开发者要搞清楚,北斗技术是底层的定位导航系统技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终端是通过植入北斗定位芯片来获取到北斗定位能力,北斗芯片,是包含了RF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及微处理器的芯片组,相关设备通过北斗芯片,可以接受由北斗卫星发射的信号,从而完成定位导航的功能。
由于交通部部标平台过检的标准信息相对不是很透明,大家对794标准和jt/t 808 协议、jt/t809协议都是通过文档的字面意思各自去理解的,误差难免,误差大的,到北京过检的时候,就要耽误的时间长,过的就非常不顺,花费的差旅费和检测费就很大,得不偿失。很多去过检的企业都不是北京公司,在北京检测要背负额外的时间成本和成本,所以要追求较高的成功率,不然遇到问题,要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回来,改完了再坐一趟飞机去检测,要么呆在酒店里,改完了,重新预约下次检测时间,一直到过了为止。过完检的人都会感慨良多,不过不知道,过了感觉里面全是大坑,仅靠理解简单的功能列表是不行的,有问题可以咨询航天检测王S
808&1077&ADAS综合平台
该平台支持市面**行的GPS,北斗终端数据采集技术、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车辆的置、状态等数据反馈给管理人员件。结合地图直观完成对车辆定位、追踪、轨迹查看、监听、监视等操作。同时可以把数据等相关信息导出做为车辆行驶的历史依据,帮助管理人员掌控车辆的实时,历史信息,提升车辆管理效率。
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国家网信办等六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申请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工作流程的通知》,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向企业注册地相应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线上服务能力材料。同时,网约车平台需要向主管部门上报全套运营信息。
根据通知,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向企业注册地相应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线上服务能力材料。具体包括,具备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数据交互处理能力的证明材料;具备供相关监管部门依法调取查询相关网络数据信息条件的证明材料;提供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出具的数据库具备接入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条件的情况说明等内容。
建立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
同时,通知明确将建设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一接入网约车经营者的数据,方便网约车经营者与各城市监管平台的信息交换,并实现相关部门间和各部门内部信息共享,提高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网约车平台需要向主管部门报备车辆基础信息、驾驶员基础信息、运价信息、注册乘客信息等全套运营信息。
此外,交通运输部还发布了《关于明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许可证件式样的通知》,明确同网约车相关的证件式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要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记录”栏应填写相应网约车平台公司,对于接入多家平台公司提供服务的,须分别注明,并由网约车平台公司盖章确认。
JT/T 794-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JT/T 808-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GB/T 35658-2017《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
JT/T 809-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
JT/T 1076-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
JT/T 1078-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通信协议》
JT/T 1077-2016《道理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平台技术要求》
目前国家对需要上路的客车、危险品运输车,简称两客一危,要求必须要安装符合国标的GPS,如果运输承运者没有自己的软件平台,可以使用运管局的客户端软件,并接入到运管中心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