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虽然自重轻,但强度很低,一般只能盖三层房屋,牢靠性较差。同等条件的混凝土房屋,结构型式不同,牢靠性也不同。牢靠性从高到低排列如下:筒中筒、框架-核心筒、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框架、板柱-剪力墙。同一种结构型式的房屋,牢靠性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层数少的房屋比层数多的房屋牢靠。同样的高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全现浇的比内浇外挂预制墙板的牢靠。同样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现浇楼板比预制楼板牢靠。
房屋在竣工之后往往都需要进行房屋抗震鉴定,每个地方的房屋抗震等级可能都不一样,地震高发地带抗震等级要求就会高,地震少的的地方抗震要求就会相对低一点,不过一般等级都接近7,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房屋的抗震性能做出全面评价,确保房屋在规定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减少灾后不必要的损失。
房屋一般由主体结构、非承重构件及装修面层构成。影响房屋安全的主要是房屋的主体结构,也就是承重骨架体系,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框架柱、剪力墙及梁板,砌体结构的承重墙及钢筋混凝土梁板,各种结构的基础等。其次是非承重构件,如围护墙、隔墙、幕墙、女儿墙等。再其次是建筑装修面层,如抹面、饰面等。主体结构也有主次之分,主要是基础、墙、柱等构件,其次是梁板等构件。
各种结构型式房屋的安全可靠性要综合对比,例如北京8烈度地震区的二十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与钢结构相比,牢靠性差不多,但耐久性和耐火性都好,安全可靠性相对要高。又例如北京8烈度地震区的六层住宅,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承载能力和抗风抗震能力都强得多,耐久性也好得多,实际使用年限长得多,显然安全可靠性高得多。以上分析对比说明:房屋的主体结构型式对房屋的安全可靠性起着关键作用。
房屋的安全可靠性除了牢靠性外,还应包括房屋的耐久性和耐火性。这也和结构型式有关,主要体现在建筑结构材料上。如木材易腐烂及虫蛀,钢材易锈蚀,砌体材料易风化,混凝土材料易碱化,这些都影响到房屋的耐久性。
很显然木结构耐久性较差,一般用来建临时性房屋。其他结构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其耐久性,如钢结构采取防锈防腐维护措施,砌体结构采用抹面防风化,混凝土结构根据使用环境控制混凝土质量(如强度、碱含量等)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相比之下,混凝土结构房屋长期使用维护维修工作量较少,耐久性较好。就耐火性而论,也是混凝土结构房屋较好,砌体结构次之。木材本身就是燃烧体,木结构房屋耐火性较差。钢材耐火性能也很差,如果没有任何防火措施,钢结构耐火极限只有15分钟。所以钢结构房屋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才能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1.我们要定期的进行对房屋安全鉴定,可以对房屋维护提出合理的建议,要及时查找出并更换掉老化的房屋部件,让房屋保持安全实用的现象,使房屋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确保房屋的质量。
2.我们要分阶段对于陈旧的房屋以及危险的房屋进行安全、可靠性的鉴定会,如果一旦发现问题隐患要马上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然后根据房屋的结构以及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完善的维修方案。
3.如果房屋遭到暴风雨、地震、自然灾害等状况,要及时的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防止出现意外事故的形成。
结构性裂缝多由于结构应力达到限值,造成承载力不足引起的,是结构破坏开始的特征,或是结构强度不足的征兆,是比较危险的,必须进一步对裂缝进行分析。非结构性裂缝往往是自身应力形成的,如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不大,可根据结构耐久性、抗渗、抗震、使用等方面要求采取修补措施。
在房屋安全鉴定中,现场调查、检测中裂缝是较普遍的现象之一,而建筑物的破坏往往始于裂缝,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我国规范也明确有些结构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所以在房屋安全鉴定过程中对裂缝的分析力求全面、准确、客观,要有科学的论证和判断。一旦判明为结构性裂缝,必须对之进行加固补强。对于非结构性裂缝如影响正常使用和结构耐久性,亦要进行处理。因此,如何鉴别裂缝、分析裂缝、控制裂缝,是安全鉴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