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个“中国品牌日”,恰逢**40周年。新时代新起点,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四大发明”广受称赞、共享经济****……中国品牌集体发力的背后,是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时代步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国家意志,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行动。
品牌日,看品牌。领略中国品牌加速成长、快速崛起、走出**、走向世界,彰显中国质量、中国智造、中国志气的风采。
除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互联网还能打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壁垒,让企业更贴近用户的需求,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品牌。
作为一个分享真实消费体验的社区,小红书已拥有9600多万名用户,每天有近10亿次点击的笔记,帮助**消费者进行决策。其创始人瞿芳说:“小红书作为一个‘口碑库’,能够帮助中国品牌,尤其是新兴品牌高效精准地找到他们的用户群,并根据用户口碑来快速反应、调整产品。只要将的设计、优的品质和消费者对接,一个具有市场潜力的中国品牌就会冉冉升起。”
澎湃新闻:我们知道你近有一个提法叫“新贸易时代”,这个概念应该怎么理解?
王树彤:早期市场上给我们贴了一个标签,叫跨境电商,当时我感受也是蛮复杂的。我认为,跨境电商其实只是一个初级阶段的标签,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互联网+国际贸易。我觉得早期从2004年开始,实际上是非主流人群非主流产品,这是跨境电商的上半场。那么接下来,我们看到了主流人群和主流商品开始登场,所以我们说跨境电商的下半场开始了,也就是说新贸易时始。
新贸易时代背后有三个特点。
个就是它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它会让未来的国际贸易像做内贸一样简单,它可以实现可视可听可触可感和可用,它可以和AI、大数据,能够密切结合,让效率提升。
*二,贸易即服务。我们看到,接下来的服务会呈现更加的智能化、集约化和平台化。比如拿智能物流来说,每一个订单他其实背后它有很多特点,这时候大数据就可以在这种场景下,能够自动地帮我们的供应商和工厂匹配出来的一个线路。未来对于一个工厂来说,它只需要把它的注意力和重点放在它的产品制造、品牌建设、售后服务等等,其他的都可以交给平台去做。
*三,新贸易背后,它其实是一个融合的一个状态。我们认为这种**化,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我们是在数字贸易的*,我们也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个会像蚂蚁雄兵一样,会像水一样,它会流遍世界每一个角落,它根本无法阻挡。而它的价值又在于能够让很多中小企业降低门槛,进入**市场。
5月29日拟邀嘉宾名单:
阿里巴巴CEO 张勇
亚马逊杭州负责人 Mingo
敦煌网创始人兼CEO 王树彤
ESG集团创始人 林伟强
上海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顾红春
贝店创始人 张良伦
盘石公销社CEO 吴岳
云集创始人 肖尚略
**总裁 张楠
eBay杭州区负责人 张昊源
盈科全国互联网专委会主任 吴旭华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和王树彤的对话节选:
澎湃新闻:敦煌网要做一场出口贸易革命,你认为敦煌网改变了哪些产业流程?
王树彤:过去,传统外贸要经过六七个环节,从中国的工厂、对外贸易公司,到另外一个国家的进口商、一级批发商、二级零售商,再到消费者,中间会有六七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加价和时间延迟。所以过去典型的国际贸易往往是6到9个月,集装箱式出口。
2004年,我们在想,通过一个平台,把所有的中间环节挤出去,限度让海外这些中小零售商,能够跟我们的工厂能够直接对接,把时间压缩到7到14天完成,两边的利润空间都提升。
今天,中小企业进入国际贸易市场的门槛已经大幅度降低,但2004年,大家觉得我们的想法是天方夜谭。 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信息服务在中国香港上市,意味着传统外贸如日中天。但信息服务只是走了半步,我们希望能够把它全流程在网上实现交易。
澎湃新闻:敦煌网是怎么知道当地的消费喜好的?
王树彤:我们有大量的触角,这些企业的行为习惯数据都在平台上,包括它的采购信息、商品价格、采购频率、所在国家、经由港口、货运方式、售后服务、产品评价等。我们还跟**渠道型市场型公司合作,大到像谷歌和Facebook,小到当地的一些垂直。AI公司很愿意和我们合作来做智能推荐,他们的算法一定是要踩在大量数据之上才能够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