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房屋检测步骤条件
1、在房屋建筑上设置高耸物、搁置物或者悬挂物的,属于拆改房屋结构、明显加大房屋荷载或者在楼顶设置广告牌等高耸物的,应当由原房屋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设置。
2、严重损坏的房屋一般不得装饰装修。确需装饰装修的,应当先进屋鉴定,并采取修缮加固措施,达到居住和使用安全条件后,方可进行装饰装修。
3、非住宅房屋装修涉及拆改房屋结构、明显加大房屋载荷的,应当由原房屋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经房屋质量鉴定机构鉴定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施工。
房屋改建结构的安全鉴定
此类型房屋主要为改造内部整体结构或者接建新房屋增大荷载等。鉴定的就是复核验算,检查其改造前和改造后对房屋整体是否产生了影响,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
一份完整的房屋安全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委托单位
2检测内容
3检测依据
4检测结论
5建议做法
6房屋概况
7检测项目与检测依据
8外观检测与损伤检测
9建筑结构与构建变形检测
10房屋安全
房屋缺陷与损伤的现场检测技术
对于不同的结构材料,其缺陷和损伤检测的项目有所不同。对于缺陷和损伤,应确定其原因,检测其损伤深度、面积等指标。
1)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的缺陷及损伤包括外观质量(蜂窝、麻面、孔洞、夹渣、露筋、裂缝、疏松区、不同时间浇筑混凝土的结合面等)、损伤(包括环境浸蚀损伤,如冻伤;灾害损伤,如火灾损伤等;人为损伤,如碰撞引起的损伤等;混凝土有害元素造成的损伤,如碱骨料、氯离子等浸蚀损伤等)。其检测技术根据不同的缺陷和损伤项目进行选择,如外观质量可通过目测与尺量、声等方法检测,损伤可通过声、取样、剔凿等方法进行,裂缝缺陷可通过声、尺量等方法。
其它检测
一般尚应进行变形(倾斜、挠度)、尺寸偏差、构造等其他项目的检测。对于混凝土结构,尚应检测钢筋位置(保护层)、锈蚀等项目的检测;钢筋位置可采用电磁法、混凝土雷达等进行检测;钢筋锈蚀可采用电位差法进行检测。
房屋安全性鉴定工作是一项较其复杂、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由于房屋建设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部门很多,如建设场地的地质勘察、房屋建筑的规划审批、设计、施工、监理及房屋的管理等部门的工作,这里主要探讨房屋结构安全性鉴定检测工作中的有关技术问题。
房屋抗震能力检测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收集房屋的地质勘察报告、竣工图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必要时补充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全面检查和记录房屋基础、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调查分析房屋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等抗震措施,复核抗震承载力。
砖墙裂缝的种类
1、由于温度所造成的裂缝
2、由于砌体刚度不足而产生的裂缝
3、由于砌体强度不足产生的裂缝
4、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陷产生裂缝
5、非结构性裂缝(粉刷层龟裂)
广告牌倾斜检测
使用全站仪按照变形测量中投点法的有关规定,测量广告牌钢柱**部相对于底部的偏移值。检测结果表明广告牌钢柱向北偏移18㎜,倾斜率为0.86‰,向东偏移26㎜,倾斜率为1.24‰,广告牌钢柱虽有一定倾斜但未出规范允许值4‰范围,满足使用要求。
教育机构房屋检测依据
(1)《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2016);
(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16);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
(6)《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试行)1985年(城住字(1984)*678号)。
房屋抗震能力检测
房屋抗震能力检测是通过检测房屋的质量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房屋在规定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过程。房屋抗震能力检测适用于未抗震设防或设防等级低于现行规定的房屋,尤其是保护建筑、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改建加层房屋。
房屋裂缝的处理
由于温度变化所造成的裂缝,很难修复,但不会出现房屋倒塌等危险。要想避免这种裂缝的产生,必须解决屋面与砖墙两种不同材料的线彭胀差才能解决问题。一般常用办法是做好屋面保温层。由于砌体刚度不足而产生的裂缝,砖墙会出现平面弯曲,在弯曲长度的中点,往往出现水平走向的裂缝。出现这种情况,应采取加固措施。
温度性裂缝:常见的房屋裂缝,对房屋结构安全影响不大,这种裂缝,只影响房屋室内的外观,不会影响房屋的安全性,可适当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在裂缝处贴无纺布、粘贴PVC网格布或用砂浆堵缝,再用涂料进行粉刷修补。砖砌体墙体裂缝、新型隔墙板裂缝及不同材质墙体产生的裂缝都属于温度活缝,无法灌浆修复,由于裂缝存在伸缩变化,因此要选用柔性材料进行修复(如北京冶建工程裂缝处理中心的A12高柔性补缝料)这种开放式的修复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概念,与以往刚性修复对比,它更适用于活动量较大的裂缝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