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技术壁垒是由于各国或地区对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标签标志制度等技术要求的制定或实施不当,而给国际贸易造成的不必要障碍。
采用国际标准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因此,国家将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作为一项既定的技术经济政策。
标准指的是“标准化”,早的标准化起源于*二次工业革*,为实现汽车零部件互换的需要而产生的,那时起,要求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方法、材料、尺寸、形位公差必须统一要求,否则失去“互换性”。这些要求被拟定成《制造方法标准》、《材料标准》、《尺寸、形位公差标准》等等。企业必须“采用相应的标准”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产品,无论是制造方法、材料标、尺寸还是形位公差等,都需要选择相应的标准。企业落实执行什么标准成为合法化这项管理工作任务,叫做“采标工作”。
凡已有国际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应当以其为基础制定我国标准。凡尚无国际标准或国际标准不能适应需要,应当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