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咨询流程:
调研诊断
1、了解生产的产品,正在批量生产的产品
2、了解生产工艺流程,从图纸的来源直至产品终形成
3、了解资源的配置从人、财、物三方面
4、了解机构设置
a、现场机构是否能包含体系建立中的职能要求
b、职能分工是否明确
c、权限规定是否合理
5、现有文件的查阅
a、现有文件的符合性
b、现场文件的完整性
c、现场文件的适用性
ISO/TS 16949:2002认证要求申请认证企业至少有12个月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历史,监控有关顾客认为组织是否满足了顾客要求感受的信息、 持续评价实现过程的业绩与制造过程的业绩以证实产品质量和过程效率。ISO/TS 16949:2002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时间,各认证机机构要求有3个月或6个月两种,但大部分要求6个月。企业在申请认证时,必须向认证机构提交以下资料:
A、质量手册.
B、*近12个月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策划及其结果
C、认可的内部审核员名单.
D、顾客特殊要求清单
问:在开始转换审核前,组织是否需要根据 IATF 16949进行管理评审?
答:在IATF认可的认证机构对组织进行转换审核前,组织需要证明管理评审的所有要求均被满足。
该证明应当通过一次全新的、依据IATF 16949:2016的管理评审来进行。不过,在进行转换审核时,该要求也可以通过以前已进行的按照ISO/TS 16949:2009要求的管理评审与针对IATF 16949:2016新增要求的补充管理评审相结合来实现。
我们来看下IATF提供的案例:
典型案例:汽车经销商和服务中心
Smith先生并不满意自己汽车的性能,他决定花些时间他较近的汽车 经销商和服务中心为自己的汽车进行诊断分析。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地区,他对服务中心提供的所有服务并不熟悉。Smith先生希望 汽车能够得到诊断分析并完成维修。但是如果分析维修看不到效果,他准备购买一辆新的或二手汽车。
当抵达汽车经销商处,他看到指示销售部和服务中心入口的一个简 要说明标示。他走进服务中心询问服务中心经理关于为他的汽车诊断分析的问题。Smith先生了解到,服务中心能够立即为他的汽车诊 断分析。
在进行诊断分析后,服务中心经理向Smith先生说明情况。 因问题比较严重,Smith先生认为自己*好还是购买一辆新的或二手汽车。
Smith先生被介绍给一位汽车销售员Jones先生,他了解到Smith先生 考虑购买一辆车的需求。这些选项包括如汽车的大小、颜色,当然还包括价格。经过双方商讨,Jones先生给Smith先生看了汽车销量 表。
Smith先生认为*好的选择是修理好他的老汽车,并且买一辆二 手车。他的旧汽车给他上大学的儿子,为自己挑选一辆适合他需求的二手车。
在商讨结束后,他决定修理他的车并且购买一辆二手车。Smith先生 被介绍给了销售经理Frugle先生,Frugle先生为他准备了解释付费方式和借贷。Smith先生做了他的选择。所有事情已经办完,他开着 他的新买二手车和一张记录他何时能取回修理好的旧车的凭单。Smith先生非常高兴。
从上边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组 织的盈利一定是从顾客那获致的价值认同,只有客户愿意成交,并付清所有款项后,组织的价值才能得到认可。同样组织的增值活动 才会变得的意义。因此,组织的增值活动一定是必须围绕着顾客的需求开展的。一个组织要想从客户那里获取利润,只有客户的需求 被充分满足了,组织创造的价值才能实现。这样我们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我们应当建立那些活动(过程)来满足顾客要求就很明确 了。也就是说,一个公司应当存在什么样的部门来处理顾客的事情,这是创建一个公司*基本元素。
1.企业需求分析:a.明确企业需求b.企业需求分析c.潜在需求分析
2.咨询过程策划:a.全期工作计划b.咨询阶段计划c.定期工作效果评价
3.体系诊断:a.诊断计划b.现场实施c.诊断报告d.改进建议
4.体系分析:a.企业顾客需求分析b.现有管理体系分析c.薄弱环节分析d.运作效率分析e.管理体系整合分析
5. 体系设计:a.确定体系运作流程b.确定流程接口c.确定组织结构及职能d.明确资源要求e.体系整合设计f.系统的文件化体系设计
6. 培训提供:a.管理层培训b.标准理解培训c.文件编写培训d.体系运行培训e.内审员培训f.认证准备培训g.专项培训
7.文件编写指导:a.分级分部门的辅导b.符合性实用性操作性审查c.书面修改意见d.文件适用性接口性讨论e.文件审批发布
8.体系运行指导:a.运行前独立的辅导b.运行中效果的检查c.改进建议d.跟踪改进效果
9.体系评价及改进:a.二次体系内审b.体系内审纠正措施提出c.纠正措施跟踪及评价d.指导管理评审e.与其它管理体系整合效果评价f.整合体系的改进
10.咨询/实施效果的评价:a.企业书面的评价b.企业顾客满意级度对比c.企业质量损失成本对比d.咨询/实施方法的调整与改进
11.预审及认证准备:a.指导选择认证机构b.提出认证申请c.模拟现场审核d.纠正措施跟踪e.认证准备辅导f.接受正式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