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服务:
1、煤炭、焦炭、木炭、固体生物质、焚烧用垃圾、焚烧用污泥的燃烧用指标检测
2、煤炭质量适用性评价或咨询,非常规燃料的燃烧性能评价;
热值检测,煤炭化验,水分检测(全水分、分析水),灰分检测,挥发分检测,堆积密度检测,煤灰熔融性温度,固定碳含量,胶质层厚度,哈氏可磨指数,吉氏流动度,膨胀序数,发热量检测,全硫分析,粒度检测,成分检测,碳含量检测,粘结指数,硫含量,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焦油产率,粘温特性,结渣性,煤岩组成分析,煤岩鉴定,吸碘值,比表面积,吸油值,孔容孔径,干馏试验,抗碎强度,热稳定性,着火温度,筛分试验,烟煤相对氧化度,未知物分析鉴定等。
粘结指数(GRI)是中国煤科院北京煤化所在1976年提出的,1985年为国家标准(GB 5447),粘结指数的测定原理与罗加指数的测定原理相似,但在测定方法上针对罗加指数存在的不足,做了下述五方面的改进:
(1)为了使测试时的外加惰性物标准化,采用宁夏汝箕沟西沟平桐两侧二,煤层层煤,在同一层位以相同的加工生产方式制作无烟煤,统一发售。
(2)无烟煤粒度由罗加法的0.3-0.4改用0.1-0.2,以扩大粘结煤的测值范围,同时因无烟煤与烟煤粒度相近易于混匀而减小了试验误差。
(3)对G<18的弱粘结煤,将无烟煤与烟煤的配比改为3:3以提高对弱粘结煤的区分能力和测定的准确度。
(4)实现了煤样的机械搅拌混合,改善了试验条件,减少了人为误差。
(5)转鼓试验次数由罗加法的三次改为两次,并改变了计算公式简化了操作与计算。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使粘结指数较罗加指数对不同粘结性煤的区分能力有所增强,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测试的性。但粘结指数对强粘结煤的区分能力仍不够,尚有待改进。
检测标准:
制样:固体生物质燃料样品制备方法GB/T28730-2012
水分:固体生物质燃料工业分析方法GB/T28731-2012
灰分:固体生物质燃料工业分析方法GB/T28731-2012
硫:固体生物质燃料全硫测定方法GB/T28732-2012
氮: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氮的测定方法GB/T30728-2014
氯: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氯的测定方法GB/T30729-2014
碳:固体生物质燃料碳氢测定方法GB/T28734-2012
氢:固体生物质燃料碳氢测定方法GB/T28734-2012
发热量: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的测定方法GB/T30727-2014
灰成分:固体生物质燃料灰成分分析方法GB/T30725-2014
挥发分:固体生物质燃料工业分析方法GB/T28731-2012
全水分:固体生物质燃料全水分测定方法GB/T28733-2012
灰熔融性:固体生物质燃料灰熔融性测定方法GB/T30726-2014
水煤浆
技术条件、采样、工业分析(空干基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焦渣特征)、发热量、全硫、元素分析(碳、氢、氧、氮)、灰熔融性、浓度、密度、粒度、表观黏度、pH值、稳定性、灰成分等。 生物质燃料 全水、工业分析(空干基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焦渣特征)、发热量、全硫、元素分析(碳、氢、氧、氮)、灰熔融性、、汞、铅、镉、铬 铜、锰、镍、灰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钛、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锰)。 燃料油 取样、水分、热值、硫含量、灰分、机械杂质、燃点、闪点(开口、闭口)、粘度(运动粘度和恩氏粘度)、密度、碳、蒸馏等。 石灰石、白云石 采样、制样、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
哈氏可磨指数(HGI )
哈氏可磨指数是反映煤的可磨性的重要指标。煤的可磨性是指一定量的煤在消耗相同的能量下,磨碎成粉的难易程度。可磨指数赵大,煤赵*磨碎成粉。在发电煤粉锅炉和高炉喷吹用煤,可磨指数是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吉氏流动度(ddpm)煤的流动度是表征煤在干馏时形成的胶质体的粘度,是煤的塑性指标。流动度是研究煤的流变性和热分解力学的有效手段,又能表征煤的塑性,可以配煤和焦炭强度预测。吉氏流动度是以固定力矩在煤受热形成的胶质体中转动的转速表示的流动度指标,用每分钟转动的角度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