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组应制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并确保:
a) 明确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实施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
b)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
c) 按照规定的程序确认和批准优化方案,包括得到相关技术主管部门和的确认。
实施与执行
项目组应规范管理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的实施与执行过程。在保证总体利益的前提下,确保:
a) 兼顾相关部门和岗位的利益;
b) 与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两化融合项目组及参与部门应保持实施与执行的记录。
监督与控制
项目组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受控条件应包括但不限于:
a) 确保获得优化过程中的动态信息;
b) 制定应对措施,确保优化过程中的冲突和风险得到有效预防和处理。
项目组及参与优化的主责部门应采取例会等适当的方式,掌握执行进度、变更、相关方反馈等动态信息,确保按优化方案设定的关键节点协调、有序地推进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
项目组应保持监督与控制的记录。
1 目的
为了培养员工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参与意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员工为企业出谋划策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主管理能力,激发员工关心企业、热爱公司的热情,鼓励员工为公司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公司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2 管理职责
2.1 总经办是公司合理化建议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各类合理化建议的收集、筛选、呈报、组织评议、跟踪、反馈,并对已采纳的合理化建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记录及奖励等方面的组织工作。
2.2 为确保工作质量及有效性,对合理化建议能正确评估、合理授奖,公司设置“合理化建议审核评议会”(以下简称审委会),其工作职责如下:
(1)研究与制定合理化建议的管理政策与制度建设。
(2)对重大的、的建议事项进行评议,决定是否采纳。
(3)对已采纳实施的建议进行过程跟踪,以防范决策失误,并及时予以调整,避免风险。
(4)对实施后产生效益的合理化建议进行效益评估。
(5)制定奖励政策,审核各项获奖项目的具体内容。
2.3 各主管人员均应动员本部门下属员工积极参与公司合理化建议活动,并做好各项建议的传递申报工作。
合理化建议的征集方式
1 所有合理化建议均得用书面的形式提出,填写公司统一制定的《合理化建议表》。
2 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以直接交至总经办,或交至本部门负责人,由其转至总经办,也可以投入员工信箱。
3 各部门、车间可不定期地召开座谈会,直接收集部门员工的合理化建议,然后统一用书面形式转总经办。
4 市场销售部销售员及内勤在日常营销工作过程中,注意听取与收集来自客户的合理化建议,整理后转至总经办。其他部门同样按此办法仿效实施。
5 为了使合理化建议征集工作更具有目的性与有效性,企业将结合经营过程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公布一些重点攻关项目,以征集措施与方案,公布的内容可以公司文件的形式发至各部门,也可用宣传栏、黑板报方式提出。
信息部协助新型能力建设项目组负责人成立项目组,按照《两化融合项目控制程序》,由项目组进行技术实现,信息部负责监督项目组的活动。
技术方案
项目组应制定技术方案,以确保:
a) 明确技术实现的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
b) 技术实现的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
c) 按照规定的程序确认和批准技术方案,包括得到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实施主体的确认。
项目组在形成技术方案过程中,可与外部技术服务提供商开展合作。
输出的技术方案中参与部门和参与人应覆盖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相关的部门和业务骨干。
技术方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评估现有相关的技术及其应用现状;技术需求分析;论证可选技术路线;明确性能参数要求等技术指标,编制投资概预算,确定技术实施范围。
项目组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之后应明确技术的获取方式和开发、建设单位。
技术获取
技术获取方式包括自主开发、共同开发、外包、外购等。技术获取过程一般包括实施准备、执行、安装部署、调试和测试等。两化融合项目组应规范管理技术获取过程,并确保:
a) 必要基础资源的数字化和标准化;
b) 所获取的技术的有效性;
c) 技术知识向应用主体有效转移。
技术知识转移是帮助公司相关人员有效应用所获取技术的必要条件,项目组应配合总经办采取有效手段(如网络平台),对相关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包括理念、方法和技术等),确保技术知识转移的有效性和充分性。此外,项目组还应通过合同约定等有效措施,确保技术的开发建设单位将必要的技术知识及时转移至应用主体。
项目组应确保技术的应用主体全程参与技术获取过程。
项目组以及相关的实施配合部门应保持技术获取的记录。
监督与控制
项目组管理技术实现过程中的监督与控制,以确保:
a) 获得技术实现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如:计划、进度、质量、调整、变更等的执行情况以及相关方反馈等动态信息;
b) 必要时,对技术实现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方法可采取例会、周报等适当的方式,必要时采用里程碑评审等监视与测量手段;
c) 制定适宜的措施,有效防范识别的技术风险。
项目组以及相关的实施配合部门应保持技术获取的记录。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围绕其战略目标,将信息化作为企业的内生发展要素夯实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过程,需要企业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