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应满足顾客和组织内部双方的需要和利益。
即对顾客而言,需要组织能具备交付期望的质量,并能持续保持该质量的能力;对组织而言,在经营上以适宜的成本,达到并保持所期望的质量。即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又保护组织的利益。
福建厦门漳州泉州福州莆田龙岩三明宁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使用
1.ISO9000认证可以在各种宣传品上,如宣传资料、广告、信笺及名片上使用认证标志和认证证书。
2.ISO9000认证可以在人才招聘、招生宣传、合作项目洽谈等场合宣传和展示认证证书,或向需方提供证书复印件或照片。
3.ISO9000认证证书的使用必须完整,不可进行证书内容涂改。
4.ISO9000认证的宣传品上使用认可标志时,可以单独使用(标志下方需带有认证公司编号),也可以同时使用WIT认证标志和认可标志,但应注意认可标志与WIT认证标志之间的排列方式。
5.ISO9000认证获证组织不得在产品(包括单个包装箱产品)上使用认证标志作为(或暗示)产品合格的标志。
6.ISO9000认证在用于运输的大箱子上使用认证标志,必须同时使用文字加以说明。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持续改进的学习
公司鼓励员工去尝试新的方法,并给予适当的激励和认可。在这样的管理氛围中,员工的创造力被充分激活,乐于跳出思维舒适区,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
持续改善的前提是标准化。所谓标准化,是将佳实践经验加以普适化的总结,终以“作业要领”或“作业流程”的形式呈现。改善的前提是通过训练让所有人都将标准化的要求内化为行为习惯,形成一致性的工作成果。
然后,员工以现行的标准为起点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尝试,如果成功,就总结为新的标准;如果失败,就恢复到原有状态。持续改善强调行动力,任何改变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只要有60%的成功把握就要行动。
在次改进中的问题,或者因改进引发的新问题,需在此后的改进中继续完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便逐渐促成了质的跃迁。
倡导团队改善。改善永远不会是个别天才人物的“特征”,所有的改变必须在相关人员集体谋划,形成共识和一致性的计划后才进行。这样的方式必然会导致决策缓慢,但是一旦达成一致,则可以快速实施,总体周期反而更短。
为了引导全员持续改进,每年都会提出改进目标,但这样的目标不是用于考核,而是作为引导大家不断地发现差距。终的评价标准不是目标是否完成,而是是否采取了改善行动。
持续改进不是对企业管理者个人能力提出要求,而是一个管理机制,在这种机制下,人人都是持续改进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的作用。
福建福州厦门漳州泉州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费用价格大约多少钱
一、按照人数65人以下的要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费用由以下部分构成:
1.认证费用在6000-10000之间(根据认证机构的自主规定有所差别,国外的几家机构费用相对比较高,因为做国外申请国外认证的企业一般是有要求的,要做某一家机构才可以,就像家乐福、沃尔玛的供应商,不少需要申请国外的认证机构来认证)
2.咨询费用2000——8000之间,(根据咨询公司的定位有所区别,也根据客户要求有所区别,有些客户要求比较简单,有些客户要求比较复杂,需要付出的也不一样,所有会有所差别)
3.差旅费用,差旅费用一般在1500-5000之间(有些审核员是从外地申请过来审核,、住宿、餐饮等费用也是不小的开销,2000,吃饭2000,住宿1200,那加起来也是5000度。如果是当地审核员,一般在1000-1500左右就可以完成了。
4.计量器校准费用(根据公司的实际计量设备,费用会差别比较大,比较精明的产品,设备的精度要求比较高,计量设备比较多,那么费用会比较高,如果产品工艺简单,计量设备也少,那么计量设备校准的费用也是很少的。
5.成品第三方检验费用,涉及到标准的,有些需要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会产生部分费用。
6.特种设备检验费用,像行车、叉车、锅炉等设备,需要定期年检,保证设备合格。
二、如何选择福建福州厦门漳州地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公司
1.尽量选择当地的咨询公司,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较及时的沟通
2.尽量选择当地的审核员,一般咨询公司经常合作的机构,都会知道审核员的地址,所有选择当地的咨询公司,一般也是会安排当地的审核员。这样差旅费用会少非常多。
三、常规的费用合计在8000左右。
认证费用7000
差旅费用1000
计量器校准费用
特种设备检测费用
成品第三方检验费用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文件控制程序
1、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2、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内部文件、外来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3、职责
3.1质量手册由质量部负责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程序文件由各负责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作业书由各编制、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3.2文管负责质量体系文件的发放、更改、回收的工作管理。
3.3 外来技术标准、图纸由研发部接收并使用。
3.4 行政部负责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4、工作程序:
4.1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的制定、审核、批准、按下列规定执行:
4.2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的归口、分类、编号。
4.2.1各类文件按4.1规定编制完成后,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分管部门参加对文件的适用性、符合性进行会审,批准。批准后的文件需要修改或更新时,要再次批准。
4.2.2经公司审批的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均应交行政部归口管理。
4.2.3文管负责将收到的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按以下4.3规定进行编号。
4.3文件编号和版本规定
4.3.1 质量手册的编号
质量手册编号:QM-001
环境手册编号:EM-001
其中:QM是质量手册英语缩写;001表示顺序号;
EM是环境手册英语缩写;001表示顺序号。
4.3.2 程序文件编号
管理体系程序编号:MP-000
其中:MP是管理程序的英语缩写;
000表示顺序号,用三位数
4.3.3 作业书编号
WI-00-000
其中:WI是作业的英语缩写。
00表示部门代号,用二位数字表示,各部门代号见4.4.3。
000表示顺序号,用三位数字表示。
4.3.4 记录编号
R-XX-000-00
其中:R是记录的英语缩写。
XX-000表示相关的程序文件或作业书的编号。
00表示顺序号,用两位数字表示。
4.3.5外来文件的编号
外来文件的编号,用“外-顺序号-年号”进行编号。
例如:外-001-2010,表示于2010年收到的*1号外来文件。
4.3.6文件的版本
次制订时用1.0表示,小部分修订时用1.1、1.2……等表示,大部分修订或换版时用2.0、3.0……等表示。
4.3.7记录表单的版本
次制订时用1.0表示,修订时用2.0、3.0……等表示。
4.4文件的发放、领用、借阅和复制
4.4.1 质量体系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本”,“受控本”于公司内部和审核部门使用;“非受控本”为某种需要提供给公司以外的组织或个人使用。
4.4.2 文管制定“受控文件总览表”,确定发放范围,经主管批准后,按清单统一分发,在“文件发放、回收记录”上登记,并将要分发的文件封面加盖“受控文件章”,并给出分发号,收文者应在“文件发放、回收记录”上签字。
4.4.3 文件的领用
a)文件使用者应在“文件发放、回收记录”签名后方可领用文件;
b)各部门分发号及部门代号如下:
c)因破损而重新领用的新文件,分发号不变,并收回相应旧文件;
d)因丢失而补发的文件,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已丢失的文件的分发号失效;
e)发放部门作好相应发放签收记录。
4.4.4 文件的借阅、复制
借阅、复制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应填写“文件借阅、复制记录”,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向文件管理人借阅、复制。复制的受控文件必须按4.4.2规定由文管办理发放手续。
4.5文件和资料的保管。
4.5.1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的原件由文管负责保存。文件都必须分类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
4.5.2已分发的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由文件持有部门专人负责保管。任何人不得在受控文件上乱涂划改,不准私自外借,确保文件的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4.5.3文管每季度对各部门文件保管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公司各部和使用新版本的文件和资料。当文件更新后,相应的“受控文件总览表”也应予以更新。
4.5.4计划、采购文件、通知书、清单等一次性有效文件由审批人批准后生效,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4.6文件的更改。
4.6.1文件需要更改时,由需要更改的部门提出并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说明更改理由并按4.1的规定审批后,交文管保存。文管负责同时按“受控文件总览表”和“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进行更改。
4.6.2文件和资料的更改一般由原审批部门/人审批,若其他部门/人审批的,审批人应获得审批所依据的背景资料,以保证更新的适用性。
大企业如何“活化”机制
台塑的管理体制与西方不同,王先生根据中国文化传统采取了决策集团体制——集团虽不是法人,但却凌驾下属各法人公司之上,集团是决策与指挥全局的大脑。集团通过一系列工作制度和行政命令,有效地掌控各公司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台塑本身就带有“虚拟组织特征”。王先生既是集团董事长,又是下属公司董事长,对下属公司实行以事业部为单位的产销一元化经营责任制。二级公司或事业部是制度、指令的执行主体。它的职能有二:一是设定经营目标;二是实施盈亏自负的独立核算。每个公司或事业部全权负责完成产销各项任务,形成台塑集团所属的 250个利润中心和500个成本中心。
为了有效执行集团决策,从集团到事业部都设总管理处、总经理室,王先生称之为“行政幕僚机构”的行政管理系统。其职能特征是支持,对产销业务没有直接指挥权,但有的建议权和稽核权。这就从上到下形成业务与行政两条线,二者是互动关系,形成台塑特有的“集权决策、分权执行”的基本框架。
台塑管理经过电脑化试装之后更有力地加强了这种管理体制的效能,发挥着管理操控上的整体化基础作用。
闽台企业界、学术界评价王先生所创的管理体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决策集权、执行分权的管理体制”。其特点是:寓理念于权力之中;寓权力于管理之中;寓管理于服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