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管理系列标准是用于规范各类组织的环境管理的标准。那么企业为什么要实施ISO14001标准呢?
有利于:
(1) 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变废为宝,减少环保支出,降低成本的需要。通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排放,促进废物回收利用,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避免了罚款和排污费,从而降低成本。
(2) **国内市场的需要目前许多国家明确规定生产产品的企业应通过ISO14001认证,未通过ISO14001认证已成为企业争取国内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及进行国际贸易的技术障碍,因此只有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此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改善企业形象,降低环境风险,企业才能更好地**国内外市场。
(3) 企业走向良性和长期发展的需要通过ISO14001标准认证,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使企业走向良性和长期发展的道路。
(4) 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当前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造成了较大威胁,引起**的关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全世界全社会的责任,每个企业都有责任为使环境影响小化而努力。
(5) 可以减少由于污染事故或违反法律、法规所造成的环境风险。
(6) 增加企业获得优惠信贷和保险政策的机会。
本部分规定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旨在使组织能够
控制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实现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并持续改进其绩效。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各组织及其相关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
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适用于本文
件。
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 14001:2004,IDT)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OHSAS 18001:2007,IDT)
AQ/T 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组织应明确各级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责任,**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的建立与运行。高管理者应对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和明确的承诺。组织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终责任由高管理者承
担。
各级应落实有感,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证实:
a) 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b) 制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
c) 确康、安全与环境目标、指标的制定和实现;
d) 主持管理评审;
e) 提供必要的资源;
f) 明确作用、分配职责和责任、授予权力,并提供有效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g) 确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其他活动,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使员
工感受到自己对安全的重视和。
组织应建设和维护企业安全文化,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员工的安
全和安全行为,形成具有其特点的安全价值观。
组织应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根据需要进
行改进。
组织应经常性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级管理,制定方案,落
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等,并对隐患整改效果进行评价(见5.3.4)。
1) 有些风险和影响可通过5.3.3 和5.3.4 所规定的措施来削减或控制;有些风险和影响可依据相关准则
通过确定关键任务或运行程序等运行控制措施进行控制。
8
组织应对其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确定安全措施,实
施分级管理。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分为三个部分:
——* 1 部分:规范;
——* 2 部分:实施指南;
——* 3 部分:审核指南。
本部分为 Q/SY 1002 的*1 部分。
本部分代替了 Q/SY 1002.1-2007《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1 部分:规范》。
本部分与 Q/SY 1002.1-2007 相比,主要改动如下:
——对术语和定义作了下列修改:
1) 增加了“判别准则”、“健康损害”、“工作场所”、“有感”、“直线责任”、“属地管理”等6
个术语和定义(本版*3 章);
2) 修改了部分术语的名称,“目标”改为“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管理方案”改为“方案”(本
版*3 章);
3) 考虑与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中术语和定义的协调,对“事
故”、“持续改进”、“纠正措施”、“危害因素”、“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
“事件”、“不符合”、“绩效”、“预防措施”、“程序”、“风险”、“风险评价”等13 个术语和定义作了澄
清性修改(本版*3 章)。
——对要素作了下列修改:
1) 增加了“职业健康”、“清洁生产”两个要素(本版5.5.6、5.5.7);
2) 了“管理者代表”要素,与其他要素合并(本版5.4.1);
3) 修改了部分要素名称:“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改为“组织结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检
查和纠正措施”改为“检查与纠正措施”;“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改为“危害
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改为“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
理方案”改为“方案”;“协商和沟通”改为“沟通、参与和协商”;“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改
为“事故、事件管理”(本版*5 章)。
当前,**竞争日益激烈,一个普遍的逐渐被成功的方法是:建立**公认的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现在,通过 ISO9000认证的行业范围可以很广,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公有企业到私有企业,还包括各类社会团体及机构等。
顾客为了确保得到的产品长期稳定地满足质量要求,纷纷要求供方按ISO9000族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并通过认证,要求供方用健全的质量体系来保证供货产品满足要求且质量稳定,因为单纯靠成品抽样检验不可能有稳定的产品质量
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由于贯彻实施ISO9000标准,能够完善和健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将减少或消除不合格品,从而明显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已按ISO9000族中质量保证标准建立并有效实施了质量体系,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企业具备了满足顾客质量要求的充足的质量保证能力,从而取得顾客的信任,扩大了企业的度,促进了业务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销售额。
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通过ISO9000族标准,一方面企业具备了满足顾客要求的质量保证能力,取得顾客的信任,度提高了,从而可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同时由于我国ISO9000认证已取得了国际互认,因此也就为通过认证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开辟了通道。
现在大多数国外厂商和在国内企业进行业务洽商时,明确要求供方要通过ISO9000认证。随着中国加入WTO,各行各业将进一步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ISO9000认证工作会变得十分迫切。总之,贯彻ISO9000族标准并通过认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顾客的要求和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的需要。
负责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都是经过机构认可的机构,对企业的品质体系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这样,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品质体系进行品质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较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企业外部来说,当顾客得知供方按照国际标准实行管理,拿到了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并且有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和定期监督,就可以确信该企业是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乃至产品的信得过的企业,从而放心地与企业订立供销合同,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可以说,在这两方面都收到了还不错的。
许多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设置了种种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其中非关税壁垒主要是技术壁垒,技术壁垒中,又主要是产品品质认证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壁垒。特别是,在“世界贸易组织”内,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排除了关税壁垒,只能设置技术壁垒,所以,获得认证是消除贸易壁垒的主要途径。(在我国“入世”以后,失去了区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严格界限,所有贸易都有可能遭遇上述技术壁垒,应该引起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及早防范。)
在现代贸易实践中,,第二方审核早就成为惯例,又逐渐发现其存在很大的端:一个供方通常要为许多需方供货,第二方审核无疑会给供方带来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需方也需支付相当的,同时还要考虑派出或雇佣人员的经验和水平问题,否则,花了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唯有ISO9000认证可以排除这样的端。因为作为方的生产企业申请了第三方的ISO9000认证并获得了认证以后,众多第二方就不必要再对方进行审核,这样,不管是对方还是对第二方都可以节省很多精力或。还有,如果企业在获得了ISO9000认证之后,再申请UL、CE等产品品质认证,还可以免除认证机构对企业的品质保证体系进行重复认证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