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申请是指依据《**合作条约》提出的申请,又称PCT申请。PCT是**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简称,是**领域进行合作的一个国际性条约。其产生是为了解决就同一发明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时,如何减少申请人和各个**局的重复劳动,在此背景下,于1970年6月在华盛顿签订,1978年1月生效,同年6月实施。我国于1994年1月1日加入PCT,同时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接受中国国民、居民提出的国际申请。截止到2007年3月1日,已有137个国家加入了该条约。
过去要在数国获得**保护,必须向每个国家逐一办理专利申请,程序和手续都十分繁琐。为解决这一问题,1970年6月19日由美、英、法、德、日等国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会议,签订了《**合作条约》。截至到现今,其成员国已达114个。也就是说,申请人提交一项国际申请,在114国均有效。PCT的宗旨是通过简化国际专利申请的手续、程序,强化对发明的法律保护,促进国际间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中国个人或单位作出发明创造后可以先向中国**局提出国家申请。在12个月**权期限内提出国际申请,并要求**权。这样,申请人就有12个月的时间考虑是否有必要向外国申请专利,通过什么方式提出申请,以及为提出申请进行必要的准备。
外国提出普通专利申请时,专利申请人必须在提交专利申请之日后的十二个月内向每一个国家的**局提交专利申请。而通过PCT,专利申请人可以在提交专利申请之后的二十个月内办理国际专利申请进入每一个国家的手续;如果要求了国际初步审查,还可以在提交专利申请之日后的三十个月内办理国际专利申请进入每一个国家的手续。这样便延长了进入国家阶段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专利申请人可以对市场、对发明的商业前景以及其他因素进行调查,在花费较大资金进入国家阶段之前,决定是否继续申请外国**。若经过调查,决定不向外国申请专利,则可以节省费用。
国际专利申请要经过国际检索单位的国际检索,得到一份高质量的国际检索报告。该国际检索报告给出一篇或多篇现有技术文件,使得专利申请人既可以了解现有技术的状况,又可以初步判断发明是否具备授予**的前景。如果国际申请经过了国际初步审查,专利申请人还可以得到一份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作出的高标准的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如果该国际初步审查报告表明,该发明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则专利申请人可以考虑不再进入国家阶段,以便节省费用;如果该国际初步审查报告表明,该发明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则专利申请人很有可能会得到一个"强"**,从而考虑进入国家阶段。
问:近研发了一款产品,市场上还没有,适合不适合申请外观**?
答:首先要看这个产品的外观是否符合外观专利申请的要求;一般来说,产品未面市去申请外观**是好的,因为面市了再去做申请,即使拿到授权,但还是会有潜在的风险,比如**被无效(可以参照路虎揽胜极光的的外观**被无效案件);就目前而言,我们的用户很大一部分面对的是B2C的卖家,所以我们假设符合申请外观**的要求下,对于是否合适申请外观**,主要还是看2个要素:销量和产品生命周期;如果对此款产品未来有信心,或者这块产品的生命周期会非常长,那么可以建议申请外观**,毕竟美国申请专利所需时间为1-2年,如果您卖的是手机壳产品,而手机是一年一更新,那么您申请这款外观**就不是非常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