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修理的常用工具
仪表:万用表,兆欧表,单电桥,双电桥,钳形电流表。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千分尺。小电机一般还需要 绕线机、线模、划线板、压脚、刀、剪、、铁锤、扳手,戳等,其它根据自己需要自制一些。大型电机的还要有起吊工具,拉马拉具,线圈成型工具 或动平衡试验机等。
电机故障的维修原则可用“三先三后”进行慨括。具体如下所示:
先清洁后检测;电机的不少故障,都是由于工作环境差而引起的,例如输入电压接线柱接触不良易引起打火,线圈脏污易引起匝间绝缘下降等。据此,在检寻故障时,先应把机内清洁干净,排除了由污染引起的故障后,再动手进行检测。
先机外后机内;诊断和检查故障时,要从机外开始,逐步向内部深入,例如,遇到待修电动机时,应先检查输入电压是否正常,连接线、插头、插座有无问题。在确认一切正常无误之后,再检查电机本身,这样既能避免盲目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又可大大提高检修的效率。
先静态后动态;所谓静态,就是电机处于不通电的状态,也就是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检查。如插头是否接触良好,电机绕组接头有无断线及焊接不良,线圈有无烧黑及变色等。动态就是指电动机处于通电的工作状态,动态检查要经过静态时的必要检查及测量后才能进行,不能盲目通电,以免扩大故障。
电机维修的成本比较高,而且即使电机修理好之后我们往往会感觉它的性能不如刚买回来的好用。那么,要想使电机维修到位的话就必须先从整体上来了解它出现的故障原因有哪几个方面?
先,电机本身的原因,每一个产品都是有一定使用寿命的,这是电机本身所决定的。因为只要投入运行使用中的话,就必然存在磨损。如果是电机本身的质量问题,那它在使用很短时间之后就会出现状况,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让其在出厂之前就经过严格检查。
其次,人为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电机维修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的故障完成是由于操作上的失误。加上有的人平常使用过场中没有保养检修的习惯,导致有的小问题发展成大的故障。终甚至出现整个电机报废的情况发生。
,有不少意外情况对电机出现故障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比如在雷雨交加的天气,将电风扇、电视机关掉且拔掉插头,有的用户不知道情况,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还继续使用这些家用电器,从而导致家用电器电机被烧毁。
电机轴和轴瓦特别容易出现磨损。电机轴、轴瓦磨损为企业电机常见故障,通常按以下方法处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用处。
用车床直接将轴磨损处外圈车去 0.2mm,再按照轴颈直径加工轴瓦、油封。此种方案需制作非标准轴瓦、油封,成本较高,且与其它循环水电动机备件不统一。
将轴清洗干净放在试验台上,用百分表检查轴外圈各部的磨损情况当轴的外圈磨损情况不严重,≤0.2mm 时,可用磨床打磨轴。然后电喷镀,再用磨床将轴打磨至标准尺寸。这种处理方法,既修复了轴的外圈,又保证了轴与轴瓦的间隙,缺点为电喷镀部分容易脱落。
用百分表检查轴各部外圈磨损情况,轴磨损严重,≥0.2mm 时,采用激光补焊技术。先用车床将轴磨损处外圈车去 0.2mm,以车去全部或绝大部分磨痕为止,小部分磨痕可在激光补焊时处理。补焊时应控制温度,不能使轴弯曲;不能产生裂纹、气泡,必须焊透;不能在轴上焊渣。
维修电机时还应该把控好细节方面的问题。
不要在电机轴端上施加**过允许值的外力,轴端可能会断裂。电机维修过程中不要敲击电机,在电机轴上装皮带轮时不要从侧面敲击,敲击可能会导致编码器损坏。需要搬运电机时,搬运过程中要避免使其坠落或遭受大力冲击,搬运及摆放电机时不要**过规定的数量及不要在电机上放置重物。带有减速机的伺服电机要以的方向安装,以免出现漏油。为保护电机轴,不要在轴上施加**出范围的负载,更不要敲击电机轴,以免造成编码器损坏及轴的损坏。
如何根据电动机绕组的烧坏特征来判断故障原因?
电动机缺相运行
由于缺相运行而烧坏的电动机绕组,其损坏特征一般很明显。开启电动机端盖.如果发现绕组端部的l/3 或者2/3 的相组烧黑或变为深棕色,而其余两相或一相绕组完好无损或稍微烤焦,则可判定绕组烧坏是缺相运行造成的。
电动机匝间短路
由于匝间短路而烧坏的电动机绕组.其损坏特征也较明显。如果在绕组的端部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几匝或一卷或一相组烧焦,电磁线被烧成裸铜线,而短路部分以外的本相或其他两相绕组却较完好或稍微烤焦,则可判定绕组烧坏是匝间短路造成的。
电动机相间短路
如果在短路处发现爆断现象.该处熔断很多导线.附近有很多熔化的铜屑,而其他线圈组或另一端部却无烤焦痕迹,则可判定绕组烧坏是相间短路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