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电镀危废的分类
1、废酸液、废碱液和废;
线路板厂电镀废危废处理
线路板厂电镀危废处理
废酸液、废碱液和废都来自电镀的前处理工艺。
因为任何电镀产品必须先经过严格的前处理后才可以电镀,而在前处理过程中需要用碱液或一些去油,同时还要用酸除锈与活化,因此在镀前处理过程中不仅会有相应的清洗废水产生,同时也会有废酸液、废碱液和废产生。
它们均属危险废物,其危险废物编号分别是HW34、HW35和HW42。因废酸液、废碱液都是表面处理产生的危险废物,故危废编号也是HW17。
4S店产生的废机油、润滑油、废、废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的典型场所。按照规定,危险废物应该交由具有危废处置的单位进行处置,但是由于某些4S店可能不知危险废物的危害随意处置,或者贪图利益私自售卖给没有处置的单位,给社会和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也有一些4S店知道危废的合规处置方法,但是却因为危废产生量少以及危废处置单位的额度限制等问题,资源**找不到处置单位。
沃藤环保集方案设计、技术研发、生产、环保验收、环保运营为一体,拥有一支10年以上环保经验的环保团队,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针对企业实际工况深入分析,坚持一企一策一方案,量身定制适合企业特的解决方案。与多家有影响力的单位建立良好关系,为客户提供危废处理方案。
退镀废液来源于不合格电镀产品的化学退镀或电解退镀,其危废编号是HW17。
因整个电镀工业园区退镀工件种类和数量都很多,故在退镀后的溶液中、金属离子很杂,但浓度相对较高,为此应尽可能从退镀废液中回收镍、铜等有价金属。
珠宝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一般为:废除蜡水及其除蜡水包装物(HW49其他废物);注蜡修蜡过程中产生的废石蜡、废矿物油危废等(HW08)。珠宝厂危险废物如果不妥善处置,发生泄漏或随意排放,将造成水体、土壤环境潜在、长期的影响。因此珠宝厂危险废物应该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理。
含锌、含锡及其它合金废液、滤渣和相应的污泥来源类似于含铬危险废物。
它们也都是表面处理废物,其危废编号是HW17。但对单的含锌废液而言,其危废编号应该是HW23。
另外,从回收角度看,含锌、含锡和其它合金电镀溶液报废后也应该分别回收。
而滤渣因数量少以及锌、锡与其它合金的电镀废水是与电镀前处理的酸碱废水和退镀清洗废水混在一起处理的,故污泥成分复杂、有价金属含量少,基本上没有回收,可不考虑回收。但对污泥本身,仍需按危险废物要求进行安全处置。
印刷过程产生的危险废物
2.2.1 染料、涂料废物
染料涂料危废处理
染料涂料危废处理
目前我国传统印刷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溶剂型油墨。废油墨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12“染料、涂料废物”。
传统印刷油墨包括下列3种基本成分:
(1)成剂
是精细固体粒子的颜料,颜料有透明度、不透明度、光紧度和化学阻力等特性。
(2)连结料(载体)
连结料由树脂、干性植物油、矿物油、烃类、芳香族类、烯烃、石蜡烃等组成,属液体材料。它的作用是在印刷过程中承载颜料粒子,并在转移到纸张或承载材料上后,在承载材料和颜料粒子间起到连结的作用。溶剂油墨中的树脂连结料用如醇、酯、酮、苯类。
(3)添加剂
包括撒淡剂、干燥剂、塑性材料、乳化剂和一些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是改变油墨的印刷适性,如粘度、粘性、干燥性等,或达到所要求的印刷质量特征。另外,添加剂有助于忽略对象耐磨性这样的规范特征的要求。废油墨来源于印刷过程,污染途径有:当油墨放进印刷机时,油墨会经过很多不同的滚筒分散并转移到滚筒上,墨斗亦要预留一定的油墨量以稳定供墨,也即印刷机自身会形成废墨;在机头测试印刷效果时形成的废印刷产品上涂敷大面积油墨,处理不当可能会形成二次污染;不同种类、颜的油墨混合形成废油墨;油墨使用过程中因为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变化在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印刷适性变差,形成废油墨;油墨残留附着在油墨桶内壁,废油墨桶被油墨生产厂家回收后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若废油墨桶进入生活垃圾,会形成潜在的二次污染;油墨残留在印版表面,进入印版回收处理工序,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数字印刷中产生的废硒鼓、废墨盒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12“染料、涂料废物”。据调,每只废旧墨盒中残留着10%~40%的墨水;硒鼓中的墨粉是2~4微米的微尘。废硒鼓、废墨盒属于数字印刷中的耗材,可谓量大面广,且产生量递增速度较快,但其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尚未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