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监测是什么?水保监测的具体成果是什么?是以报告书的形式体现吗?
水保监测一般包括水保监测报告、监测表格、监测图件。
水保监测报告应包括:
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2.水保监测依据、原则、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项目区水土流失情况和防治情况。
3.监测结果分析
4.项目综合评价及建议等
水土保持监测:《监测与评价标准》的发布实施,意味着建立了监测与评价工作的新的秩序和方法,对于原来没有规定的,需要通过管理和技术的措施建立起来;对于原来既有的规定,需要向新的管理状态和技术方法过渡。因此,应抓紧时间全面开展标准宣贯,以利于把标准的新规定新要求灌输给生产建设单位、监测机构和管理机关,推动大家学懂、弄通标准的规定;以利于交流研讨标准涉及的主要知识、理论和方法,促进从业人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利于尽快建立与标准相适应的工作秩序、技术语境和工作方法,保证和推进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标准。
《监测与评价标准》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操作与实施的性,**反映在监测方法和频次、监测点布设、重点对象监测等方面。对监测方法和频次,《监测与评价标准》基于监测内容及其指标,详细说明了影响因素、水土流失状况与危害、水土保持措施的监测方式方法、主要指标数据的采集方法及其记录表、监测点与项目区土壤流失量的计算与拟合方法,为项目监测的总体设计、指标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及评价等提供了方法保证。
每个项目的占地和扰动范围、土石方工程量、施工建设期等各不相同,监测方法和布点就要根据项目特点合理确定,大面积、长距离的项目宏观监测宜采用遥感方法,选择有代表的区段设置观测点;占地范围集中的项目宜采用实地观测方法。水利部监测规程中对扰动土地、取土(石、料)场、弃土(石、渣)场、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措施的具体监测内容、监测频次、数据上报等作了明确规定,监测机构和人员应严格遵守。为了更好的监测工作开展,监测规程中对各自监测过程的记录表均作了统一制式表格,避免漏项。同学们感受到了吧,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已做到事无巨细,更有利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同学们毕业后开展相关工作。
**地强调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不仅必须完整地包含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而且必须涉及建设与生产造成扰动和危害的其他区域;指出监测分区应以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为基础,结合工程布局进行划分。关于监测时段,本章指出监测工作周期应涵盖生产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对建设类项目,监测应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监测时段可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对建设生产类项目,监测应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运行期结束,监测时段可分为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2个阶段,其中建设期可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试运行期。
面向未来,筑信公司将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开拓创新,加强管理,完善机制,以人为本,求真务实, 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快速发展,保持国内规模的综合性工程咨询机构的地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内外客户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