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ISO45001方针的依据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总的思想,实施与改进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推动力,是组织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准则。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体现在组织各级管理的目标和计划中,从而具有保持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表现的作用。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依据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点:
① 初始状态评审的结果。作为组织在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时,应首先清楚本组织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及风险,组织自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特点;
② 组织的经营战略及战略方针,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给组织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内部及外部的制约条件,企业的资源与能力等;
③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组织做过的承诺;
④ 组织的类型、规模及现有水平。;
⑤ 组织现有的其他方针,如组织总的经营方针、质量方针、环境方针等;
⑥ 利益相关方(如股东、员工)以及其他相关方对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观点。
* 具有一个规划能力的幕僚群;
* 组成专题顾问小组,拟定完整、切实、可行的规划;
* 顾问师与企业推行者共同研读体系文件;
* 程序、制度与表格等的设计适合企业;
* 完善各部门间的接口顺畅。
a)风险:指对**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对策。
b)承担风险:指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
c)消除风险源:采取替代等方式,消除风险发生的根源。
d)减少风险(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指公司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对策。
e)分担风险:指公司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合作、融资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对策。
f)延缓风险:通过有事实依据的知情决策,保持并延缓风险。
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
a) 在范围、性质和时机方面进行界定,以确保其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b) 提供风险的确认、风险**次序的区分和风险文件的形成以及适当时控制措施的运用。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程序应考虑:
a)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 所有进入公司管辖范围的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c) 公司管辖范围的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
d) 已识别的源于公司管辖范围的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公司管辖范围的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
e) 在公司管辖范围的工作场所附近,由公司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
f) 由本公司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g) 公司及其活动的变更、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h)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
i) 所有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
j) 对工作区域、过程、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 能力的适应性。
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内容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方面信息,包括:
a)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实现情况;
b)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实现情况;
c)顾客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及变更;
d)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变更;
e)相关方的反馈;
f)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及改进情况;
g)不合格/不符合的处理及环境、事故事件;
h)内、外部审核、管理评审结果等。
通过沟通和信息交流达到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实现全员参与的效果。
沟通的方式可以是:会议、培训、专题讨论、电话、报表、面谈、质量分析会、质量例会、协调会、业务检查、书面通知公告、文件会签、宣传版报及内部通讯网络等渠道和方式。
各部门应充分重视沟通的效果,确保上级要求的及时传达和落实,同级相关信息的有效交流,员工意见的及时反馈,并落实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的处理措施。
ISO45001认证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的因素
a)如果可以,安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
b)如果不可以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
c)在可能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
d)利用技术进行,改善控制措施;
e)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
f)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g)要求引入计划的维护措施;
h)在其他控制方案均匀考虑过后,作为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i)应急方案的需求;
j)必要时,确定预防性测量指标,必须考虑重要危险源,并有相应的职业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