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是一个区域,力求产品技术参数达到国内,国际。通过浙江制造的产品可以在包装上粘贴浙江制造logo,可以增加产品市场推广效果。通过浙江制造的产品,可以入住浙江省和阿里集团共同创办的网上采购平台,入住到浙江制造精品馆,获得被**推送和考虑的优势。
浙江制造的归口部门是各市区的质监局,质监局会根据所在地区企业的实际情况,挑选一批具备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列入名单,这批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强制要求的。企业也可以向当地质监局毛遂自荐,要求加入认证名单。
列入名单的企业,会先接受几天的相关流程培训,由当地质监局统一组织。
在这里说一下,浙江制造整个流程会涉及的相关机构是,质监局:负责政策统一规划,浙江制造促进会:负责具体组织和各方协调工作,标准制定牵头机构:根据企业行业不同而不同,一般是省标院,省纺织院之类,主要负责浙江制造标准的牵头评审定稿等工作。认证机构:这是后一步,为了推动浙江制造认证工作,成立了一个认证联盟,是由一些国内外认证机构组成,如:CQC、万泰、方圆、***、TUV、天祥等等,负责后的认证工作。
质监局组织培训以后,企业就要进入到标准制定,要求企业制定的标准要**国标和行标,要充分体系企业在某些具体参数的优势。
标准初稿出来以后,标准牵头组织会要求各路一起开评审会,对标准初稿进行评审修改。这就叫评审会。评审会完了以后,企业修改标准,终定稿,发布为团体标准。
标准发布以后,就要进入到认证阶段,由认证联盟里的其中一家认证机构,对企业的浙江制造体系进行评估审核,看是否符合浙江制造标准DB33T 944的相关要求。
企业要通过认证机构的审核,必须具备以下资质和文件:
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证
2.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证
3.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证
4.导入绩效体系,绩效自评报告
5.质量诚信报告
6.社会责任报告
7.浙江制造自评报告
8.资质
9.有质量奖的好
已上必须具备,如果没有,只能花钱做,其中绩效是贵的。
接下来就进入到认证审核阶段,
1.产品现场抽查
2.体系符合性审核
注意,如果企业没有通过上述1-3的体系认证,可以和浙江制造认证一起审核。
认证机构根据审核实际,会开具不符合项,企业进行整改,通过以后,认证机构就会发证。
什么是浙江制造?
“企业做标准”,制定标准意味着成为行业的定义者。在制造业领域,谁掌握了标准的话语权,谁就占据了制造的制高点。
浙江制造“品字标”,就是浙江制造业的“”,它以制造业为主体,全面打造自身的建设。
“浙江制造”是代表浙江制造业性的区域形象标识,具备品质、自主创新、产业协同、社会责任特性,是实施一系列产品标准和管理标准的经营成果。“浙江制造”标准要求国际、国内,代表行业高质量水平,推进“浙江制造”认证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本项目汇集行业力量,提供系统化的“浙江制造”认证解决方案,通过阶段性工作的积极开展,整合相关方资源力量,企业成功通过“浙江制造”认证,并为的使用、保护提供持续的咨询服务。
“浙江制造”标识整体为方形,其中的“品”字源自古代书法大家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品”字,体现“浙江制造”至精、至诚、至远的核心价值,代表浙江质造、浙江创造、工匠文化和浙商精神的内涵特质。外部方框与文字组成了形态,代表“浙江制造”对市场、对社会的硬承诺;色彩运用深红色,寓意着生命与活力。图标蕴含了、企业、社会三方共同发力,共筑“浙江制造”大厦的质量共治理念。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获得“浙江制造”认证的组织可以在广告、产品介绍等宣传材料中使用认证标志,可以在通过认证的产品及其包装上标注认证标志。
申请“浙江制造”认证所需提供的材料
(一)申请书、营业执照、商标注册(适用时)、其他行政许可性文件
(二)产品结构图、产品原理图(适用时)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
(四)主要的生产设备、设施、检测设备清单
(五)绩效管理
(六)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手册和程序等体系文件
(七)产品认证证书(适用时)
(八)产品检测报告
(九)带有产地、产值的合格供方名录
(十)省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或设计中心或研究院的
(十一)核心产品的**
(十二)省级进步奖或标准创新奖(与*11项核心产品的**,取其一)
(十三)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增长的证据
(十四)质量诚信报告
(十五)社会责任报告
(十六)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体系文件
(十七)产品描述和自我声明
(十八)“浙江制造”自评报告
(十九)当地质监主管部门的推荐★
(二十)省级行业协会对企业的评价★
一、“浙江制造”认证的起因、目的、意义
■打造浙江制造,是浙江省推进供给测给构性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省委、省高度重视,在全国率先提出质量强省建设,率先实施以“区域、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浙江制造建设。打造成为中国制造的和浙江经济的金字招牌的目标要求。
■以标准和认证为手段,运用高标准来**浙江制造高品质发展,培育出“好企业”,生产“好产品”,为本土企业贴上“高品质”标签,提升浙货产品价值,为企业创造红利。
纵观国外,打造和保护区域“产地制造”,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和通行做法
从国际看,“德国制造”、“美国制造”、“意大利制造”、“瑞士制造”等,都是在构建的“法律-标准-合格评定”制度下;
8由市场第三方机构按照标准体系开展品质认证,造就了高品质、高信誉的区域制造形象,成为各国经济崛起的有力推手。
■从我省看,浙江虽为“制造大省”,却不是“制造强省”。
2013年我省工业增加值率为19.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24%,江苏22%);人均劳动生产率10万元,而广东为18.4万元,北京为17.3万元;我省入围中国**企业平均营业额为545亿,而广东省为878亿。
■因此,省两年前提出了“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强省”的战略思想,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具体组织实施,经过近一年多的调研、策划、试点,确定了“浙江制造”评价系统。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实施标准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浙江制造”品质,打响“浙江制造”,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务实管用之道,
■也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推动质量提升的重要体现,更是落实“八八”战略的重要举措。
浙江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提出了 “全面提升浙江制造影响力”的重要决策
“浙江制造”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也是顺应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打造制造业基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