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售后服务中的各项活动和流程,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明确产品/服务范围、职能设计、组织分工、运转机制,并以企业文件形式体现,形成完整的售后服务手册
销售、服务等部门之间有良好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并在商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方面不断改进
对售后服务中发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设立有关的服务研究部门或委托机构进行研究和咨询
通过的相关、安全或管理认证
重视服务标准化工作,鼓励参与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根据商品的特点,在售出后提供及时、必要的安装和调试服务
提供商品使用所必需的使用或顾客培训,解答并解决顾客的疑问
在商品有效期内为顾客提供持续的各类技术支持服务。对于有保养要求的商品,应按法律法规要求和服务承诺提供相应的保养服务
相关服务活动涉及收费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合理收取,并事先明示
所售商品的包装应完整、安全,便于运输或携带
对顾客所承诺的送货范围、送货时间及时兑现
售后服务网点和服务部门应安排专人负责报修登记和接待服务
按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要求提供包修和保修服务
服务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和形象,有效执行报修、送修或上门维修的服务程序和服务规范,及时进行维修,并向顾客如实提供维修记录
定期对维修设施、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保证维修服务的正常进行
保证商品维修所必需的材料和配件的质量以及及时供应
对于维修期限较长,或因维修方原因延误维修时间的,可为顾客提供相应的代用品
所售商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和质量标准
对顾客明示的质保期和保修期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
对于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换。如退换(非企业商品质量或服务问题造成的)涉及到收费的,应事先向顾客明示
当商品存在缺陷或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配件停产无法维修、服务场所歇业或地址迁移造成服务中断等)时,应实施商品召回或其他补救赔偿措施。
对于贸易型企业,应配合生产厂家,及时完成报修、登记、维修、收费、退换、召回等服务,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赔付制度
向顾客明示废弃商品回收的有关注意事项,其内容应符合安全和环保的要求
按国家有关安全和环保的规定,对废弃商品进行回收和处置。
1 目的
对于维修网点进行控制,达到维修标准,确保顾客满意。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自建和外委(委外)网点的控制。
3 职责
3.1服务部负责维修网点的设立及管理工作(包括投诉,奖惩等)。
3.2办公室负责网点资金的供应。
3.3办公室负责维修网点的人员培训及能力评价工作。
3.4售后服务管理师每年要组织对网点的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4 程序
4.1 网点的设立
4.1.1 内部网点的设立
a.由经理提出设点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
b.办公室根据服务网点对人员的要求,进行人员配备,经经理确认后,进行培训上岗。
c.办公室根据总经理设点的批示,以及经理提出的设点经费报告,予以相应资金。
d.网点的设立,人员的配备,资金的需求情况,均应由服务部提供基本数据。
4.1.2 外委(委外)网点的设立
a.公司根据顾客的分布以及维修的工作量进行权衡后,提出外委网点的设置构想,包括外委单位的,人员能力,管理水平,维护费用等等。
b.公司通过各种媒体在当地进行招标或邀标工作。
c.公司在通过招投标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候选单位,进行现场审查。
d.经现场审查,以及资料审查后,终由公司确定网点维护名单。
建立售后服务体系大致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筹备阶段:
在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前期需要做大量的筹备工作,也就是为建立良好的体系做好基础的准备和**工作,其中包含了:
1、产品定位;
2、成本核算;
3、风险评估;
4、销售策略以及发展方向;
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运营情况之下,销量是基础条件。
(2)组织阶段:
在基础条件达到的情况下我们在组织建设体系的阶段就需要为前期运营做好准备:
1、通过部分数据分析市场分布,大致拟定初期目标市场针对性的**建立售后服务部分网点;
2、详细评估网点建设以及产品质量有可能会产生的成本及风险,归入产品成本(包含人力成本);
3、拟定网点建设模式,合作模式以及区域代理标准;
4、详细分析并过滤洽谈方式以及相关资料整理成册,拟定话术,培训业务员,开展初期的商务接洽;
(3)运营阶段:
1、成立立的话务专线(提供包括产品设计、技术、售后服务等与企业或产品相关的咨询);
2、通过组织阶段初期的商务接洽,继续优化洽谈条件,合理考虑及分源以达到促进合作的条件;
3、根据初期商务接洽的结果总结并持续开发拟定待开发区域网点,在过程中不断总结并汇总已开发区域网点联络方式、地区以及规模概述;
4、优化提高雏形体系服务质量以及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重点协调 公司售后中心与网点 之间快速反应机制);
(4)商务拓展:
当售后服务体系建立成熟后可以利用已有资源多元化的应用体系进行商务拓展:
1、发展网点成为我们的区域代理商,亦可自行开发区域代理;
2、利用“太阳伞”式体系网点分布特性开发商务合作途径,多元化经营多种产品售后服务;
3、发展后期可利用已有成熟网络以及多元化的商务合作自行组织物流体系(在销售稳定,网络成熟以及产品多元化的情况下,企业后期本身就应该自行发展物流体系,这是属于企业整合产业链的必经过程,优化成本拓展利润途径的方式),如果组建物流体系初期可以考虑与物流公司合作,掌握产品汇总的主动权,后期自行组建网络涉足物流行业;
4、售后服务体系建立成熟以后我们可以与生产型企业合作,为其提供的售后服务**,在产生利润的同时可以在物品汇总的环节掌握主动权—----成立的以售后服务为中心的服务型企业;
5、在物品汇总的过程当中我们自身销售也会牵涉到大量的物流,这将会是很大的成本支出,初期我们可以与物流公司洽谈合作,降低运输成本,后期我们可以自行开发物流体系,近一步整合产业链,优化成本—----成立的物流公司;
6、成立立的公司,实体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 为一体的实体制造型企业;
7、依托的售后服务体系----成立的多元化产品销售的销售公司;
成功的售后服务体系,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及正确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如果能够建立好自身的售后服务体系而又被市场所认可,那这个体系不仅会成为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同时也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基础纽带。
目标的制定和分解
a.根据本公司承诺和目标及有关文件制定本公司售后服务目标,并将本公司目标进行量化后分解为各部门控制指标,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b.各部门根据本公司分解的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岗位。
在承诺和目标的实施之前通过以下形式向员工宣传。
a.培训;
b.专题会议;
c.文件传达;
宣传要深入人心,以成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承诺和目标实施情况的考核与评审
每年在管理者代表的下。调度员会同有关部门,按制定的目标对各部门目标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考核,根据目标完成情况提出奖罚建议。
承诺和目标的变更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经总经理批准后,可进行承诺和目标的变更:
A.出现严重的质量、及售后服务严重问题;
B.与国家、地方、在用的法律、法规、政策相矛盾时;
C.体系运行中发现重大不符合项时;
D.资源、技术条件有重大变化时;
E.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及重大投诉时;
F.总经理认为有必要时。
认证决定及证书颁发
对于符合以下条件的认证项目,本机构将未参与相应项目认证评价活动的人员实施认证决定:
a) 评价活动已经按要求的程序实施,且无遗漏;
b) 申请组织未有发生重大顾客投诉;
c) 现场评价发现的所有严重不符合均得到有效整改。
根据文件审查和现场评价的结果,做出的认证结论可包括:
——达到70 分以上(含70 分) 为达标级,颁发认证证书;
——达到80 分以上(含80 分),授予三星,并颁发认证证书;
——达到90 分以上(含90 分),授予四星,并颁发认证证书;
——达到95 分以上(含95 分),授予五星,并颁发认证证书。
——70 分以下或特别项达到5 个以上(含5 个),不授予星级,不颁发认证证书。
组织自2021年05月08日建立服务体系以及,在公司管理层和管代的推行下,进行了相应的培训,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并落实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于2021年08月20日组织进行了服务体系的自我评价,评价过程提出了一些观察项,组织要求相关部门就项进行改善。
通过自我审查打分,组织服务体系的总分为96分,基本满足售后服务(五星)。
组织管理层要求各部门各岗位服务人员要持续改善,不断完善和提高组织售后服务能力和水平,力争追赶客户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