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险和机遇的识别 风险与机遇的识别是否有被确定? 综保部-行政部分识别了相关人力资源风险,如人才不足、培训不到位,可能影响经营效果。制定了应对措施,基本合理。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这些风险是否有应对的措施?
质量/食品安全目标的落实 查上年质量目标落实情况。未完成目标的,是否采取了措施? 查有综保部目标及管理方案,基本可行。查人员入职培训及情况均符合要求。
人员 查公司各岗位是否配备必要的人员 查综保部人员入职培训讲师情况符合要求。
设施管理 询问部门负责人关于公司基础设施(如消防设施、车辆、公司水电以及电脑软硬件)的管理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询问公司员工电脑管理情况符合要求。
工作环境 询问部门负责人有关为创作良好工作环境所做的努力(可从物理、心理和社会因素阐述) 部门会定期组织团建、聚会等活动
园区环境因素调查、识别要覆盖园区所有进驻项目及其产品、活动和服务,包括园区基建活动、办公活动、进驻企业的项目建设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工业“三废”排放和危险废弃物产生及处理、厂界噪声、潜在火灾、潜在爆炸、能源资源消耗、相关方活动、清洁生产、生态保护等内容,还要关注进驻企业外程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在全面调查识别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环境保律法规标准和园区发展规划、区域环境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准则等要求,采用定性、定量评价方法进行环境影响大小的评价,以确定园区重要环境因素,作为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的重点内容。园区重要环境因素要随着园区发展、进驻企业建设生产活动的变化而及时更新调整。
目标 指标 方法措施 责任单位 启动日期 完成日期 资金投入
无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发生率为零 1、对火灾/爆炸安全,防火教育和培训人员每人都要学会使用消防器材。
1、对每位新员工上岗前都要经过安全教育并经公司行政统一组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生产部
各单位 2019.3.1 持续进行 2000元
固废排放 固体废弃物合法处置 1、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2、设置分类垃圾桶,标识明确。
3、定期检查固废收集情况。
4、设置危险固废存放点。
5、危险废弃物由有资质单位处理或暂存 综合部 2019.3.1 持续进行 11500元
废水排放 废水达标排放 1、管道雨污分离;
6、烤漆废水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
7、污水处理作业流程和原理培训;
8、每年至少一次委托第三方进行监测。 综合部 2019.3.1 持续进行 15000元
废气排放 废气达标排放 1、废气塔日常维护保养,专人负责;
9、定期加药及更换活性炭;
10、废气处理作业流程和原理培训;
11、每年至少一次委托第三方进行监测。 综合部 2019.3.1 持续进行 10000元
环境监测包括进驻企业监测和整个园区监测,园区管委会要制定园区环境监测计划,定期进行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和污染物总量核算,及时了解和评价园区环境控制情况。工业园区总排污口、重点污染源企业排污口应当安装在线自动设施,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设施联网,实行污染物排放在线。工业园区主要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进驻企业根据环境影响大小分担不同总量。同时要引导进驻企业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和批复,适时进行产业政策评价、淘汰落后评价和清洁生产审核。
园区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包括通用要求和要求两部分。通用部分主要包括一般性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园区所有企业均要遵守,如*共和国环境保、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条例、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等等。部分要求主要是指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的特定环境活动所需要的性标准规范,如钢铁工业、水泥工业、纺织染整工业、制浆造纸工业等行业污染排放标准等等。园区主管部门要组织进驻企业全面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应用于相应的环境因素。同时定期对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进行更新。园区管委会要制定合规性评价程序,定期组织进驻企业进行园区环境合规性评价,出具合规性评价报告,发放到进驻企业,并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
识别了组织内外部环境 是否从内部和外部的方向考虑组织环境?考虑是否充分? 建立实施了《内外部环境分析控制程序》程序,有组织内外部环境分析表记录
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是否策划了识别利益相关方? 建立实施了《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公司各相关部门将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写进管理程序中,并对这类需求及要求等进行管理及定期更新,保持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