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信用评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类:
1、按评级对象分类
根据评级对象,信用评级包括发行人评级(Issuer Rating)和发行评级(Issue Rating)。
发行人评级(Issuer Rating)是对发行人本身的偿债能力及偿债意愿进行评级,即广义的信用评级。根据发行主体所在不同行业,可细分为工业企业评级、商业企业评级、公用事业单位评级、金融机构评级、服务企业评级等。
发行评级(Issue Rating)是对特定金融产品信用风险的评估,即狭义的信用评级。根据不同的金融产品,又可细分为企业评级、可转换评级、公用事业评级、优先股评级等。
2、按债务工具期限的长短分类
根据债务工具期限的长短,信用评级可分为长期债务评级(Long-term Debt Rating)和短期债务评级(Short-term Debt Rating)。长期债务评级(Long-term Debt Rating)是指对还款期限超过一年(含一年)的债务进行评级,主要包括长期评级、银行长期评级、优先股评级等。短期债务评级(Short-term Debt Rating)是指对还款期限少于一年的债务进行评级,主要包括短期评级、据评级、银行短期评级等。
由于债务期限的不同,影响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所差异,因此长期债务评级和短期债务评级在评级方法和评级符号上有所区别。
信用评级按照评估方式来分
1、公开评估。一般指立的信用评级公司进行的评估,评估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向社会提供资信信息。评估公司要对评估结果负责,评估结果具有社会公证性质。这就要求信用评级公司必须具有超脱地位,不带行政色彩,不受任何单位干预,评估依据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具有客观公正性,在社会上具有相当的性。
2、内部评估。评估结果不向社会公布,内部掌握。例如,银行对人的信用等级评估,就属于这一种,由银行信贷部门立进行,作为审核的内部参考,不向外提供资信信息。
招投标AAA信用评级资质为招投标具针对性加分资质:
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信用等级报告和信用等级证书,信用等级为AAA级的可以加3分,信用等级为AA的可以加2分,信用等级为A级的可以加1分,其他级别和无信用等级证书只能得到0分,无加分。
建立信用管理的途径有很多,目前来说,大部分的招投标企业会通过信用机构的产品来建立完善自身的信用管理。例如,招投标AAA企业信用评价就是专为招投标企业制订的产品,为招标方、投标方开辟的信用信息通道,且是目前国内、应用于招标投标的企业信用等级。
定性指标
定性指标主要分两大内容:
一是行业风险评估,
即评估公司所在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宏观经济景气周期、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和产品市场所受的季节性、周期性影响以及行业进入门槛、技术更新速度等。通过这些指标评估企业未来经营的稳定性、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等。一般说来,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比自由竞争的行业盈利更有**、风险相对较低。
二是业务风险评估
即分析特定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如市场占有率、专利、研究与开发实力、业务多元化程度等,具体包括:
1、基本经营和竞争地位
受评企业的经营历史、经营范围、主导产品和产品的多样化程度,特别是主营业务在企业整体收入和盈利中所占比例及其变化情况,这可以反映企业收入来源是否过于集中,从而使其盈利能力易受市场波动、原料供应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企业营销网络与手段、对主要客户和供应商的依赖程度等因素也是必须考虑的分析要点
2、管理水平
考察企业管理层素质的高低及稳定性、行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是否明确、稳健,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否合理等。
3、关联交易、担保和其他还款**
如果有实力较强的企业为评级对象提供还款担保,可以提高受评对象的信用等级,但信用评级机构分析师要对该担保实现的可能性和担保实力做出评估。此外,补贴、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支持协议等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对子公司的评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