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的 目的是确认组织目标和培训目标已经实现,即培训是有效的。
培训 结 果 的评价输人是培训需求说明和培训计划,以及培训实施记录。
当学 员 在 工作中被观察和考验前,培训的结果常常不能被充分的分析和证实。
在学 员 已 完成培训后规定的期间内,组织的管理者应确保进行评价以验证其能力所达到的水平。
评 价 应 在短期和长期的基础上开展:
— 在 短 期方面,应从学员中获得有关培训方式、所用资源以及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反馈
信息;
— 在 长 期方面,应对学员的工作业绩和生产率改进做出评价。
评价 应 根 据已制定的准则进行(见4.3.4),
评价 过 程 应包括收集资料和准备对监视过程提供输人的评价报告(见表A4),
4.5.2 收集资料并准备评价报告
评 价 报 告可包括下述方面内容:
— 培 训 需求说明;
— 评 价准则和对评价来源、方法和日程的说明;
— 分 析 收集的资料并阐明结果;
— 评 审培训费用;
— 结 论和改进建议。
1、 对企业进行培训,企业完成内审及管理评审,准备所有的文件及表单,材料。
培训内容包括标准知识,内审员知识,通过与检查表对应进行详细的材料准备。
2、 培训及内审结束后,通知认证公司安排审核。
1、 与企业沟通审核时间,并提前三天向企业发出审核通知;
2、 确认审核老师差旅安排及接站等事宜;
3、 协助公司对认证机构提出的文件和现场审核中的问题,进行咨询,协助整改、关闭认证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直至公司顺利获得认证证书。
需要收集、整理的文件、记录包括:
跟认证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国家与地方相关标准;
公司制定的各项管理有关规范、规定、制度等;
与产品有关的技术性文件、外部提供的相关文件、服务和管理过程中使用的记录等。
管理者代表是标准中要求设立的,由管理者任命。在管理者下,具体负责质量的建立、实施和改进工作。管理者代表应为公司成员,长期负责质量的建立、实施和改进的具体工作,向管理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