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与认证机构、认可机构和培训组织签订协议;
b) 在授权认证机构或培训组织颁发的认证被滥用或使用不当时采取适当措施;
c) 在基金会的 FSSC 22000 标志被滥用或使用不当时采取适当措施;
d) 支持、监督和资助致力于实现与上述所述目标相似或部分相似目标的其他基金会和组织。
食品安全小组的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合理预期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性危害进行了危害分析,以确定哪些危害需控制、确保产品安全所需的控制程度以及哪些控制措施需整合。当变更、各验证结果的评价结果、确认的结果和体系更新的结果有要求时,食品安全小组重新进行了危害分析。危害识别和可接受水平的确定、危害评价、控制措施在HACCP计划中有详细描述。
产品标签管理
确保终产品标签满足目标销售国家对产品标签的法律法规要求。
--描述上做了部分修改,如增加了满足ISO 22000:2018-8.5.1.3 (终产品描述)。
公司编制并实施追溯控制程序,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对所涉及的产品过程进行标识,并做好记录,为验证追溯系统的有效性,每年组织一次追溯演练
现场查看各种原料标识,符合要求
公司制定了《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对影响食品安全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与公司价值。
针对食品安全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处理,由食品安全小组组织相关部门等进行了消防演练,时间2019.10.24,编写了应急报告,程序是可行的。
紧急情况、事故和召回等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在2001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HACCP 认证基础上,开始为食品行业制定可审核的标准,并于2005 年发布了ISO22000:2005。该标准的目的是为那些需要达到众多不同**食品安全要求的企业,明晰食品安全管理要求。然而由于前提方案内容欠缺,ISO 22000:2005 当时并没有被 GFSI 认可。为了改进内容,一些来自大型跨国企业的对 ISO22000:2005 做出了补充,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公共可用规范(PAS 220:2008)于2008 年生效。
一、本企业提供的所有认证申请材料内容真实。
二、本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本企业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及终产品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要求,保证质量、卫生安全。
三、本企业承诺在认证周期内遵守认证机构要求。
四、本企业对以上声明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