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2 范围
3 职责
4 定义
5 内容
5.1水的安全
5.2交叉污染及其预防措施
5.3化学药品的标记、贮存和使用
5.4人员卫生
5.5清洁和消毒
5.6虫害、鼠害控制
5.7原辅料、包装、成品的管理
5.8 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要求
6 控制措施说明
7 相关文件
8 相关记录
异物源的评估、控制
1 异物源的评估
HACCP小组具体负责异物源的评估;具体执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及《工厂HACCP计划》
2 异物源的控制
2.1 原物料的采购只能从经审核合格的供应商处进行,且现有供应商须定期审核。相关内容参见《采购控制程序》、《供方管理控制程序》
6.1.2.2 生产部、维修科在新工艺设施、设备的设计及现有工艺设施、设备的改造、维护过程中应对潜在的异物源进行评估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避免异物源的存在。
2.3 为确保公司产品安全、有效剔除异物,以防止污染产品,执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
2.4 公司积极鼓励员工发现异物,实施《关于员工发现异物的奖励制度》
2.5 跟进/纠正措施
2.6 当异物被发现时应进行跟进并采取纠正措施,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2.7 生产部执行“开班检查”,发现异物隐患后,及时去除。
◆是否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图?
◆相关或岗位的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
◆受审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是否规定所有员工有责任向人员汇报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问题?
◆组织是否了负责处理问题的人员?是否明确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人员接到问题汇报后,是否适时采取了措施并记录了所采取的措施?
◆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如何传达的?
◆各有关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
◆各类人员是否明确完成职责任务与实现食品安全方针之间的关系?
◆组织是否有沟通的程序?程序中是否对沟通的方式、内容作了规定?程序制定过程中是否听取了员工意见?
◆是否与顾客或消费者进行了沟通?沟通的内容是否包括产品信息(包括有关预期用途、特定贮存要求以及适宜时含保质期的说明书)、问询、合同或订单处理及其修改,以及包括抱怨的顾客反馈?
◆是否与食品主管部门进行沟通。
◆是否与对组织食品安全有影响的相关方以及受组织食品安全影响的相关方进行交流?
◆是否就影响食品安全的事项进行内部沟通?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及时获得了变更的信息?这些变更的信息是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产品或新产品;
原料、辅料和服务;
生产系统和设备;
生产场所,设备位置,周边环境;
清洁和卫生方案;
包装、贮存和分销系统;
人员水平和(或)职责及权限分配;
法律法规要求;
与食品安全危害和控制措施有关的知识;
组织遵守的顾客、行业和其他要求;
来自外部相关方的有关问询;
表明与产品有关的食品安全危害的抱怨;
影响食品安全的其他条件。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在内部沟通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能否确保食品安全小组得到其所需要的任何信息?
◆食品安全小组是否将信息体现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上?
◆管理者是否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情况形成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如何参加管理评审?
◆是否就下列内容进行了评审:
① 食品安全方针是否适宜?食品安全方针实现程度如何?是否需要更新食品安全目标?
② 现有食品安全危害分析是否适宜?现行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③ 资源是否配置得当,能否满足实现食品安全方针和食品安全目标的要求?
④ 组织结构、管理职能是否合适和协调?活动及其相应文件是否需要修正?
⑤ 自前次管理评审以来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情况(含内部审核结果的分析);自前次管理评审以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情况;前次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情况。
⑥ 食品安全状况;紧急情况和事故的处理以及产品的撤回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⑦ 沟通的情况(含顾客的反馈情况)。
⑧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适应内外部条件变化的应变能力。
⑨ 外部审核或检验情况。
⑩ 需要改进和加强的领域是什么?
1.1员工在生产区域内发现异物;
2.1员工在发现异物后应立即将异物及发现时的详细情况上交/汇报给当班班长
2.2 当班班长根据异物性质(危害性、属偶然发生或连续发生及可能来源)作出基本判断并采取相应基本行动(例如:要求属下加大相应注意力、委派专人挑拣等)后应立即汇报当班生产班长/生产主管
3.1 当班生产班长/生产主管在接到异物及详细情况汇报后应对异物性质及行动计划共同作出进一步的判断与安排;
3.2 对于可能危及产品安全、或大量连续发生的异物处在不可控状态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向上级汇报;并由质检在生产班长/主管的协助下扣留前段时间可能被污染到的产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3 对于不会危及产品安全、或属偶然发生的异物,或虽可能危及产品安全、但经当班质检确认处于可控状态时,可以连续生产;此时,由当班生产班长/主管会同当班质检确保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1当班生产班长/主管、当班质检(对涉及维修部门的异物,须维修班长或命专人参与)负责组织、实施对可能异物源的排查
4.2 在对异物源查明,并彻底排除后,或虽一时不能确认/排除异物来源,但能经有效措施予以预防,避免污染终成品的情况下,方能恢复正常的生产
5.1当班质检负责填写《工厂厂内异物记录》,并将异物保存在“异物库”内
6.1 如有必要,质量管理部负责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负责措施验证
总经理是高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
01)总经理为高管理者中的被任命者,对食品安全承担终责任,负责向公司内部传达满足相关方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02)制定方针并形成文件;
03)按标准要求确保在公司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食品安全目标、管理方案,并形成文件;
04)按策划的时间间隔主持管理评审;
05)确保对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所需资源的获得;
06)确保相关方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07)确保体系范围的确定,对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并始终保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08)确保公司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09)一名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10)确保公司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
11)确保在公司内建立并实施持续改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