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实施计划
认证实施计划是认证方案书中的核心部分之一。提到计划,通常的理解是步骤、任务、人员、周期、里程碑等内容,使用的工具如MS Project、Excel进行编辑和制定。按照项目计划的常用制定方法基本可以覆盖认证计划的主要内容,但必须注意认证实施计划与一般工作计划几个细节上的区别:
1) 本书前面已经介绍过,认证过程主要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差距分析阶段、流程建立改进和试运行阶段、认证审核阶段等。各个阶段的时间和人员分配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成熟度,可以适当调整几个阶段的资源分配。如果IT服务管理的基础较好,前期准备和流程建立改进阶段时间可以大大减少。
2) 始终牢记各个流程必须全部达到ISO 20000的要求才能获得认证,因此资源适当向基础薄弱、离标准要求有一定距离的管理流程,提早启动流程建立和改进阶段工作。
3) 认证计划中需要包括审核机构的部分,由于整个审核过程会包括几批次,每批次之间另有再改进的时间,同时每一次审核需要提前预约,因此整个实施计划建议预留一些时间给审核机构。
图4-1是一个认证计划的样例,供读者参考。事实上,计划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制定认证计划这项工作的重视。
费用方面,通常认证实施项目包含以下5个部分:
1)认证咨询服务费(咨询合作方,可选)
2)认证服务费(审核机构)
3)培训费用(可选)
4)认证相关参考资料、宣传费用(可选)
5)工具软件费用(可选)具体费用根据组织规模而有所不同。
IAF是国际认可论坛(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Forum)的缩写,成立于1993年,现有97个成员机构,是由**的认可机构、认证机构及其用户共同组成的国际认可合作组织。目标是通过促进各国统一实施认证认可国际标准,建立多边互认体系,促进**贸易便利化,实现“一次认可,**通行”。IAF建立了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IAF MLA)。通过IAF系统的国际**评审,认可制度符合相关国际准则要求的机构签署IAF MLA,由IAF MLA的全体签约机构组成IAF MLA集团,IAF MLA集团现有签约认可机构共37个,我国认可机构(CNAS)是IAF MLA集团的正式签约方。机构只有加入了IAF MLA集团,才能表明其认可结果是等效的,带有该签约方认可标志的认证证书才具有国际等效性和互认性。
· 得以获得业界普遍认同的国际证书ISO20000认证;
· 服务质量和服务承诺与业务及供货商达成一致,建立和业务及供货商统一的沟通平台;达到相关利益方均满意的IT服务管理目标;
· 提高IT服务的可用性、可靠性和性,为业务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 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业务满意度;
· 提高项目的可提供性并确保如期交付;
· 从总体上提高组织/企业IT投资的报酬率,提升组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 建立IT部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持续改善机制和内控机制;
· 明晰IT管理成本和组织/企业业务战略和IT战略目标的结合点,完善现有IT服务结构和资源配置,使各项IT资源的运用符合公司业务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的业务类别
信息系统咨询规划
信息系统软件设计开发
信息技术咨询
信息系统测试
软件产品测试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软件工程监理
基础设施运行维护
硬件运行维护
软件运行维护
电子商务支持
软件运营
数据处理
呼叫中心/服务台
ISO20000认证咨询流程:
按照ISO20000标准要求建立体系框架;
体系建立后,需要运行一段时间,少三个月,产生三个月的运行记录;
向认证机构递交审核申请;
认证机构评估费用和正式审核时间;
认证机构将进行预审,在正式审核**除一些重大的确失,同时让客户熟悉审核的方法危险评估,审查方针,范围和采用的程序。检查体系中遗漏和繁琐需要修改的地方;
认证机构将进行*二阶段审核,主要进行实施审核,查看程序规定的执行情况。认证机构通常将现场审核并给出建议;
如果能顺利完成审核,在确定清楚认证范围后,发放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证书。在满足持续审核情况下,三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