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森商学院( Babson College )与伦敦商学院( London Business School )在1999年发起了“**创业观察”(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 GEM )计划。今天, GEM对创业率的追踪已扩展到**54个国家。按照GEM的研究,创业是任何尝试创立新
公司的行为的统称。1993年 ,对18~74岁成年人创业率的高估计值是4%。2000年 ,随着互联网热达到泡沫化繁荣,创业率达到了高峰
( 16.7% )。但是到2008年,创业率降到了8.7% ,但与1993年相比创业率仍然是当初的2倍多[3]。然而,并非每一次创业都能成功“启
动”[4],成功”启动”的企业中,只有40%能够存活5年以上。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你跨越启动前的准备期,成功渡过”新企业” 的危险阶
段,终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可持续生存企业”,并获得巨大的心理 与财务回报。
作为*1章,本章介绍美国目前的创业现状,讨论有哪些公司打破了"失败定律”, 讨论它们取得胜利的原因。本章还将简要概述成功人
士的共性特征,然后阐述何时、何种灵感何以变为商机。我们提供的商机评估框架是蒂蒙斯创业要素模型( Timmons Model),简单易
懂,论证力强。
创业儿,是指自称正在着手[5创立公司,但还未能向自己或组织内部的任何人员发放过薪水的个人。在2008年,有**过5 9%的成年
人(每17人中有1人)在“着手”创办公司。其中男性与女性相比更易成为创业儿(13: 1) , 但是近20年来,女性企的比率正在
逐年上升。尽管哪个年龄段的创业者都有,但是大多数创业者-般集中在18~44岁。他们大多是大学毕业生,也有许多人高中还没有毕业。
根据人口统计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创业者并不仅仅局限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创业在美国是一个人口覆 盖面较大的现象。人生中有所
谓创业的佳时期,比如35岁左右,但是这一规则存 在无数例外(山德士上校创办KFC时已经60岁了, 码克扎克伯格创建脸书网的时候才
几岁)。我们常常把创业看作创造性人才不按常理出牌者、较少数“人物”才拥有的艺术和技巧,但是只要你愿意开阔视野,愿意看到
新的商机,创业灵感随时随刻都有可能“击中” 你的大脑。
这些无情的数据让有些学者得出结论: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存在一个重 要的]槛,只有10%~ 15%的新公司能进入这个门槛,在公司的
规模、就业创造、盈利能力、革新能力和投资潜力 (由此可实现资本增长)等方面成为终的赢家。因此,在做商业计划书时,你要多想想
进入这些门]槛的具体路径。勤奋、投入地准备你的商业筹划,充分了解错综复杂的形势,你就更有可能成功创办一家企业,并把它发展成为
能持续生存的企业。
尽管破产率似乎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有些时期的破产率会严重高企。此外,即便企业达到了上述的临界点,如果它无视创业的基本教
训,企业可能也会面临破产。我们拿互联网的盛较一时和随后的泡沫破裂为例。20世纪90年代末的创业率是惊人的,但是到了2000年,互联
网公司的破产率一路飙升。
“自力更生”是进取型创业公司的一-种生存方式,可以让企业创造出重要的竞争优势。用较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是非常有力的一项竞争
。成功的创业者能少地利用资源和很好地掌控资源,而不一定要拥有资源。无论是对待企业资产、关键员工、商业计划书,或是启动
资金和增长资金,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后再考虑以钱开道。这样的策略对公司的发展非常有益,具体体现在两方面:公司上下都会懂得节
约,每个人都知道每分钱都要用到刀刃上;节约资金"保护股权权益”( conserve your equity , CYE )成为股东利益大化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