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创业者成功地创办了公司,也并非所有的新公司都能存活下来。一 般而言,新公司的破产率呈以下趋势: 19%在一年内破产, 35%
在两年内破产, 60%在5年内破产。尽管这些数字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呈现很稳定的状态,但是在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公司类型中有所不同。如
果创业者能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创业能力, 理解公司终成功的所需因素,懂得实现目标的具体做法和路径,那么创业者可以成为相对幸运的
那些百分比之中的一员。商业筹划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创业者可以利用它来了解特定商机中蕴藏的潜力、风
险和回报。
这些无情的数据让有些学者得出结论: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存在一个重 要的]槛,只有10%~ 15%的新公司能进入这个门槛,在公司的
规模、就业创造、盈利能力、革新能力和投资潜力 (由此可实现资本增长)等方面成为终的赢家。因此,在做商业计划书时,你要多想想
进入这些门]槛的具体路径。勤奋、投入地准备你的商业筹划,充分了解错综复杂的形势,你就更有可能成功创办一家企业,并把它发展成为
能持续生存的企业。
尽管破产率似乎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有些时期的破产率会严重高企。此外,即便企业达到了上述的临界点,如果它无视创业的基本教
训,企业可能也会面临破产。我们拿互联网的盛较一时和随后的泡沫破裂为例。20世纪90年代末的创业率是惊人的,但是到了2000年,互联
网公司的破产率一路飙升。
在网络企业的全盛时期,创业者们都幻想着赚快钱,成功似乎唾手可得。电视、报纸和杂志每天长篇累牍地讲述着一夜暴富的故
事。仿佛创业成功很简单,只要你年轻,想出一个概念,其中加入互联网一词,再出去筹到启动资金,所有的事就全解决了,而且你这个概
念根本不必是原创的(你想想那时有多少家互联网玩具公司、宠物用品销售公司、电子产品公司)。这些创业者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想尽可
能地多花钱,以期能换回牢不可破的市场占有率。互联网流量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互联网企业公开募股的速度,随之便出现了许多瞬间暴富的
亿万富翁,汇集了太多的资金让各公司更加不顾成本地愚蠢挥霍。风险投资家和企业课程教授欧尼帕里佐( Ernie Parizeau) 曾说:“当创
业者变成电影**时,就不要再给他投资了。”
所谓创业,就意味着“增长”,增长 是题中应有之义。创业者的目标常常包括企业扩张、长期价值的建立与累积和持久的资金流。麦当
劳的创立者,雷:克罗克( Ray Kroc)曾说:“青涩才能发展 ,成熟接近腐烂。”然而,新公司的立足和发展会花相当长的时间。- -般而言,
2/5的小公司能够存活5年或者5年以上,但其中很少有公司能在前4年就实现增长的[61。该项研究也表明,有增长的公司,其存活率能提高一
倍,甚至更多,而增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得越早,企业的存活率就会越高7。2009年 “****”好地例证了这样的情况:企业的5
年期增长率为881%[8]。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应该学到,创业者需要有宏伟蓝图,要敢想,想得要”大”。所谓创业,不是为自己创造- -份工
作,而是建设-个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