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安全性鉴定检测一般需要鉴定检测人员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一般检测项目包括材料强度检测、钢筋配置检测、建筑变形检测、裂缝检测和其他检测。不同的结构形式其相应的结构检测方法也各有侧重,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应侧重检测混凝土等级、钢筋配置、裂缝分布、混凝土耐久性等情况;砌体结构应侧重检测砌体强度、砂浆强度、构造措施和裂缝走向、墙体侵蚀等;钢结构应侧重检测整体、局部变形检测、焊缝无损探伤检测、截面尺寸及构造查勘的检测。对于地基基础和上部承重部分应分别鉴定检测。上部承重部分应充分考虑现场检测条件的适宜性来选择无损检测或者破损检测。
房屋安全检测鉴定的范围,房屋结构的安全鉴定是指鉴定人员对房屋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的完整程度和使用状况是否危及安全使用进行鉴定。房屋的混凝土结构是房屋的基体结构。鉴定人员在进屋混凝土结构鉴定的过程中,应针对混凝土使用的范围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鉴定
房屋整体出现险情,属整体危险房屋,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危房鉴定评级规定,危房安全鉴定等级划分,A 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B 级:结构承载力基本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C 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对房屋结构构件的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对结构改变的部位和荷载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测,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验算的需求确定,根据房屋结构类型、改建方案及现场调查的情况,建立合理计算模型,按现场检测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和房屋结构改变后或使用功能改变后的实际状况,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对房屋相关结构和地基承载能力进行验算。
对房屋改变结构的情况应进行抗震鉴定,综合评估房屋结构和使用功能改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出检测和评估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经鉴定确认的危险房屋,该如何处理,鉴定结论的处理意见为处理使用、停止使用或者整体拆除的危险房屋,房屋使用人应当立即迁出。鉴定结论的处理意见为观察使用的危险房屋,危及到的房屋使用人应当立即迁出。
房屋结构检测
1 地基基础有危险迹象时,根据情况设置沉降观测点、水平观测点和房屋倾斜观测,对沉降量、滑移进行定期观测,判断基础的变形趋势;对房屋倾斜率进行定期观测,判断由基础变形导致的上部建筑物局部或整体的变化,出现异常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建筑局部或整体倒塌。
2 上部结构检测主要有梁板柱混凝土和墙体检测。梁板柱主要检测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碳化深度,钢筋数量、位置,钢筋锈蚀状况等;墙体检测砖强度、砂浆强度,必要时应直接检测砌体强度。
整体倾斜房屋的结构类型及倾斜原因 出现整体倾斜的房屋一般为建于软土地基上的房屋。房屋竖向主要由纵横砌体承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部分房屋设有圈梁和构造柱;房屋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或筏板基础,基础持力层一般位于粉质粘土等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天然地基上。造成房屋出现整体倾斜的原因主要为地基不均匀沉降。
一方面,房屋附近地基荷载变化造成房屋下方地基产生不同的附加应力,主要类型为:①建筑物邻近有基础施工或其它机械设备振动,地基因震动而产生压缩变形,局部下沉;②建筑物邻近有基坑等大开挖工程,水土流失,造成地基滑移或沉陷;③建筑物邻近地面大量堆积重物,使得土层压密变形,带动地基沉降;④建筑物邻近交通要道,地基常年受到车辆振动而引起振密变形。
房屋改造前,需对房屋的结构和承载力重新进行复核和建模计算等工作,以便对改造工程、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和建议; 房屋改造后,需对房屋的改造现状和图纸进行复核和验收,以保证房屋改造后的质量和房屋的需要。房屋改造可能涉及到房屋的加固、房屋的加建和使用功能改变等诸多原因,需要进屋的各项检测,里面包括房屋完损检测、房屋安全性检测、房屋的结构和使用功能改变检测和房屋的抗震检测等,是一个较为复杂和体系严谨的科学检测过程。
房屋结构的检查和检测分为房屋的场地、地基基础的检查和检测,房屋结构和构件的检查和检测。房屋鉴定主要有安全性鉴定、危险性鉴定、可靠性鉴定、完损等级评定和抗震性能鉴定。
1、检查是指通过观测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房屋结构或构件的表象进行直观的查勘和记录。
2、检测是指通过仪器和设备对房屋的结构和构件的特性、参数、缺陷进行测定,必要时辅以验算。
3、鉴定是指根据对房屋的检查和检测结果,依据国相关鉴定标准,对房屋的特性进行评定。
通过对这些房屋实施安全管理与鉴定,可以尽早地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排险解危措施,减少房屋倒塌事故的发生和人员财产损失。同时也能查清危旧房屋的结构类型、使用情况和分布状况,促进危旧房屋相对集中的区域有计划、有重点的翻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