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科技成果可以转化到同一个产品中?
答:对
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
企业在被认定为后,不仅可以申请认定其他众多科技型项目,也是科技型企业具含金量的荣誉。
01 除了享受政策红利,好处多多
企业经过申报成为后,能享受以下政策:
1. 税收减免优惠
企业所得税年税率由原来的25%降为15%,相当于在标准税率上降低了40%, 3年期满之后可以申请复审,复审通过继续享受3年税收优惠。
2. 科研经费支持和
经认定可凭《企业认定证书》及批准文件享受、省、市有关优惠政策,易获得、省、市各级的科研经费支持和。
也是众多政策性如资金扶持、等参评条件之一。
3. 企业荣誉
高企是容易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的的资质荣誉,影响力与中国产品、、产品属于同一量级。
4. 树立企业形象
产品及服务是公司标签,但高企给予产品的背书将大地提升形象,无论是广告宣传还是产品招投标工程,都将有非常大的帮助。
5. 转型升级里程碑
企业认定是一项引导政策,企业走自主创新、持续健康发展的鼓励手段,企业抓住机会将迎来跨越发展的机遇。
6. 企业市场价值跃升
高企能企业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企业自身的价值自然得到。
7. 易吸引核心人才
通过认定的,对企业获取人才具有强大号召力,是核心人才衡量企业的重要标准。
8. 增加融资估值
在企业整体实力的评估中,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9. 用地政策
可优先获得办公及工业用地,将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同时,可获得免费用地的机会。
10. 上市的重要条件
是企业上市的基础条件和重要考核指标。
02 怎样成为?
一、注册成立365天;
二、企业通过、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三、对企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支持的领域》规定的范围;
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10%;
五、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5%;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4%;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60%;
六、近一年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60%;
七、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八、企业申请认定年内未发生重大、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03 企业认定程序
一、企业申请
企业对照上述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委托代理机构审核并制作详细的项目资料后,向认定机构提出认定申请。
申请时提交下列材料:
1. 企业认定申请书;
2. 企业依法成立的相关注册登记;
3. 知识产权相关材料、科研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等相关材料;
4. 企业产品(服务)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指标、生产批文、认证认可和相关资质证书、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材料;
5. 企业职工和科技人员情况说明材料;
6.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和近一个会计年度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或鉴证报告,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7.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8. 近三个会计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二、审核认证
认定机构收到企业完整的申请材料后,组织审查,提出认定意见,确定认定企业名单。
三、公示和颁发证书
经认定的,在“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示15个工作日。
公示有异议的,由认定机构对有关问题进行查实处理,属实的应取消。
公示无异议的,报小组办公室备案,在“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告认定结果,并由认定机构颁发“证书”(加盖科技、财政、税务部门公章)。
04 申请一般需要多久
高企的申请周期根据企业人员的配合程度、企业复杂程度、企业自身的条件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一般9~10个月不等。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高企认定所要求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组织管理等相关内容,持续开展研发创新活动、规划布局知识产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组织管理制度,建议安排专人做好高企申报及维护工作。
(一)研发费用归集“合理化”
研究开发费用归集范围:
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按照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及上述费用之外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
建议:
(1)维护研发项目:企业应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按照相关组织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研发项目立项确认,推进研发项目实施、验收,做好研发项目技术、文档、财务等资料的整理维护工作。
(2)合理归集费用:企业应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严格按照研发费用归集范围要求,合理有效归集研发费用,并做好研发费用账等相关工作。
(3)重视加计扣除:企业应在每年上半年进行汇算清缴时,同步开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工作。
(二)知识产权布局“前置化”
知识产权要求:
企业通过、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细则中,知识产权分值为30分,主要从知识产权技术的程度、对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数量及获得方式四个方面进行评分。
建议:
(1)提前规划布局:企业在项目立项前应做好相关知识产权布局规划,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实施进度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申请工作。
(2)注重关联体现:申请的知识产权应与研发项目、产品在名称及内容上具备关联性,并充分体现出核心技术要点。
(三)科技成果转化“常态化”
科技成果相关定义: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细则中,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分值为30分。
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形式包括: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向他人转让该技术成果;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以及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
建议:
(1)跟进转化节点:企业管理层应对成果转化各个时间节点关注跟进,建议企业常态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每年申请知识产权5项及以上作为的科技成果,同时相关成果应能体现与研发项目、产品的关联,以及技术创新性和性。
(2)体现转化成效:科技成果转化应体现出相关成效,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后形成的产品(服务)等,应同步准备检测报告、查新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三方评价材料作为转化成效支撑材料。
(四)组织管理体系“规范化”
技术企业申报材料的准备,步是要确定企业的技术领域,如果技术领域选择上出现问题,会影响到整个高企申报材料准备的思路及方向。
技术领域究竟要如何选择
请小伙伴们跟着往下看
1、《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以下简称《办法》)
十一条(三):对企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支持的领域》规定的范围;
2、《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以下简称《指引》)
三、认定条件(三)产品(服务)与主要产品(服务):
产品(服务)是指对其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支持的领域》规定范围的产品(服务)。
主要产品(服务)是指产品(服务)中,拥有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且收入之和在企业同期产品(服务)收入中过50%的产品(服务)。
3、《支持的领域》(2016年版)
包括8项一级领域、52项二级领域、257项领域、48项不鼓励。
一级领域包括8个大类:电子信息、生物与新、航空、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制造与自动化。
01提早获取核心知识产权
的一个硬性条件是企业必须要有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中明确指出:不具备知识产权的企业不能认定为。
知识产权是高企认定的重要指标,分值高达30分,而对于企业认定中有Ⅰ类和Ⅱ类知识产权之分。
其中,发明(含国防)、植物新品种、农作物品种、新药、一级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按Ⅰ类评价,是企业认定的要条件,在高企认定中会给申请人带来相应较高的分数,因此企业必须尽早获取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建议
1.在前期设立研发立项,应当将知识产权提前布局和规划,避免存在申报当年或上年度集中授权情况。且建议企业每年申请知识产权5项以上,保证企业自身每年均有5件以上科技成果,从而体现出企业持续研发、持续创新能力。
2.企业在申请软件著作权时,要注意软件开发完成时间应在研发立项实施阶段。建议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时,开发完成时间与研发立项周期密切贴合。
3.企业申请的知识产权名称和研发立项名称关联度不高时,建议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时体现出其核心技术点,以方便评审一眼可分辨。
02提前归集认定研发费用
企业认定工作指引中明确了研发费用归集的范围: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以及其他费用。企业一定要提前按照指引要求,对研发费用逐项进行归集和认定。
如果没有进行提前规划,在高企认定之前才临时按项目对研发费用逐项整理,不但工作量非常大,还经常会出现纰漏,导致高企认定失败。
建议
建议企业提前拟定研发项目及周期,并在每年汇算清缴时申报加计扣除。
注意事项:
高企认定申报中,企业知识产权可以通过、受让、受赠、并购获得;
自主知识产权有多个权属人时,只能由一个权属人在申请时使用;
申请认定时的有效性以企业申请认定前获得授权证书或授权通知书并能提供缴费收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