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近有好多企业向小编咨询,我们企业收入不够、知识产权不足的能不能申请高新呀,想必很多企业对于初次申请**企业都有很多疑惑,到底哪些地方做的不足就可能申报失败。于是小编权智天下为您罗列出了一些情况,看看您的企业有没有出现此类问题。
注意: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则不满足申报**企业资格:
1.高新收入指标。**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活动,形成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近一年**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低于60%,意味着不符合根本性条件。
例:某股份有限公司,确认的**产品(服务)共6个,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41.27%,没有达到比例要求60%以上,则不满足高企申报条件。
2.**及产品不符合领域。生产国家违禁品,例如康泰克,从药物中提取出麻黄碱,即使技术很高、很精密,也不能申报高企。
3.企业类型。不属于企业法人,例如分支机构、办事处、分公司、个体经销商等等,不具备法人单位资格,不能申请。并明确规定,港澳台地区企业不允许申报**企业。
4.研发费。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为:
①较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低于5%;
②较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低于4%;
③较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低于3%。
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低于60%,则不符合高企申报条件。
例: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较近一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为2.84%,其他条件都符合,但因比例为2.84%低于5%就未通过高企认定。部分工业制造类企业的研发费中,人员人工占研发费用总额的比例过高,**过60%,费用**额大。非软件类企业人员人工费比例过高,研发费用归集不合理。
5.企业发生重大事故。申请认定**年内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例:某矿业因去年7月发生环境事故,导致“**企业”资格被取消,致使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15%调整为25%。
所以企业要注意生产过程中防范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法律风险。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属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要求企业不仅要重视企业效益,同时更要重点安全生产和产品的质量,否则同时会面临取消**企业资格、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例:某生物制品公司因生产11批冻干人用狂病疫苗存有故意造假之嫌,被撤销了**企业认定资格,并且5年内不再受理其认定申请。
6.知识产权。特别强调,企业无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数量不足,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1)转让、申请专利2)申请软著。
短期之内也可以通过**转让和申请软著来获取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数量少,成长性,销售收入逐年下滑,此项都是可以申请高企,只是按照高企得分决定是否能成功申报。
高企未通过的原因一:
1)科技人员一票否决(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10%)
采取措施:
a.科技人员专业与*,理工类,允许少量非理工科相关专业的,但工作时间、工作经验和相关职称证可佐证;
b.研发组织架构完善合理,所设置岗位、职务清楚得当、安排合理;
c.科技人员名单,尽量统计所有符合条件的科技人员,指标不要刚好过线;
d.科技人员薪资水平处于公司整体或行业平均水平之上;
e.科技人员必须入职缴社保或个税183天以上;
f.研发项目RD表中、项目立项报告和结题报告中的参与人员一致,任务分工一致
高企维护之重点关注高企资格期满时缴交所得税。
高企资格期满当年,在通过重新认定前,所得税暂按15%的税率预缴,在年度汇算清缴前未取得高企资格的,应按规定补缴税款。
高企资格有效期三年,到期需要重新认定的企业要提前做好工作安排(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各项工作)。
六大人才高峰申报选拔条件之分类条件二:创新人才团队项目
(1)团队带头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职称,年龄—般不**过50 周岁(1969 年1 月1 日后出生)。从事过国际、国内有影响的重大研究项目,取得**公认创新性成果,拥有先进水平的发明**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放宽至55 周岁(1964年1 月1 日后出生)。
(2)团队成员应有长期合作关系和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团队核心成员人数一般不**过5 人,并在培养周期内保持稳定。
(3)申报项目符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和技术路线,具备突破关键技术、*学术问题的创新能力,拟开展的研究工作能产生创新成果。
**企业认定审核申报材料会出现的不符合项及原因,小编权智天下为您归集如下:
一、知识产权
1、申报的知识产权类型、获取时间不符合要求。
2、申报的**暂未获得授权,仅处于受理中。
3、**仅有授权通知书,无缴费单据,无法证明**权处于法律保护状态。
4、非自有**未办理转让手续。
5、转让的**无原**证书复印件或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所有权转让证明,无法判断原**获取时间和所有权人。
二、研发费用
1、研发费用核算不清、辅助账不完整、不规范或暂未建立。需按《工作指引》相关要求编制研发费用辅助账,归集研发费用。
2、研发费用真实性存疑,研发费大于管理费或占比过高。
3、研发费归集不合理,如研发人员的人员年均费用远低于一般人员水平,直接投入占研发费总额的比例过高,不同研发项目支出金额、结构完全一样。
4、委托外部研发的支出全额计入研发费,未按80%计入研发费。
5、研发费用中其他费用占比**过20%。
6、研发费用明细表和研发项目(RD)表不一致。
7、委托外部研发支出与附件材料产学研合作协议所列不一致,如某研发项目为产学研合作项目,但该项目研发结构明细表中无委托外部研发支出。
8、研发项目无证明材料,项目立项报告千篇一律,临时拼凑。
三、**产品收入
1、**产品收入核算不清,归集不规范。如总收入核算不准确,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入未计入总收入。
2、**产品不属于领域目录范围。
3、主要**产品无知识产权关联,或相关知识产权未授权,不在有效期。
四、科技成果转化
1、无科技成果转化汇总表,无法判断成果项数。
2、科技成果转化附件材料混乱、装订无序,与成果转化汇总表中所列不一致。
3、科技成果转化证明材料单一,仅有转化效果证明材料,如销售合同、发票,样品图片等,无科技成果技术证明材料。
五、科技人员
1、科技人员材料简单,格式不规范,不符合要求,如无花名册、名册中无法判断是否为科技人员。
2、人员数据申请书和附件材料不一致。
3、花名册中科技人员占比不达标。
六、组织管理水平
1、组织管理水平材料混乱,未针对评价标准逐项提供。
2、证明材料单一,多数为制度或文件,无执行情况。如研发奖励仅有制度,无落实情况。
七、财务会计报告
1、财务会计报告不完整,仅提供正文和会计报表,无附注。
2、会计报表中各年度数据不一致,且无差异情况说明。如2015年报表中上年数据与2014年报表中期末数据不一致。
3、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管理费科目明细中无研发费用数据,或披露的研发费用数据与专项审计报告中研发费用数据不一致,差异较大。
4、含子公司的企业会计报表为公司合并报表,含子公司数据。
八、专项审计报告
1、专项审计报告不完整,无编制说明。
2、专项审计报告所附表格不规范,未按规定的样式列示。如未分年度、分项目列示、所附表格单位为元,按要求应为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3、专项审计报告中计算研发费占比,**产品收入占比时,销售收入、总收入口径错误,销售收入应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之和,总收入是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
4、专项审计报告中研发项目支出与申报材料中所附研发费辅助明细账不一致。
5、财务报表数据、税务系统中报税数据、专项审计报告数据,三者不一致,差异较大。
高企维护常见误区及解决思路
误区1:等到复审或者被抽查再突击解决
解决:细化到每个月的具体工作中,确保每个月的财务数据都合理合规
**企业认定八大领域之电子信息领域中的信息安全技术
1. 密码技术
2. 认证授权技术
3.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4.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5. 安全保密技术
6. 安全测评技术
7. 安全管理技术
8. 应用安全技术